工作时间久了,不免厌倦疲惫了,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是不是还会一如当初,选择同样的工作?
01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能改斋漫录》中记载一桩佚事:范仲淹有一天到庙里求神问卦。
他抽了一支签后祷告:“我将来能做宰相吗?”神通过卦相表示不能。他又祷告:“那我能做个好医生吗?”回答还是不能。范仲淹叹息道:“两样都不能,我将如何实现平生之志呢!”
别人对此都很奇怪,就问他:“男子汉大丈夫,立志想做宰相,可以理解;可是,你怎么又想做个医生呢?志向是不是小了点儿?”
范仲淹说:“做宰相,能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做不了宰相就做医生,可以将自己所学惠及百姓。倘能做个好医生,身处底层而能救人利物、为老百姓解除疾苦的,还有比当医生更好的职业吗?”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治国与医人,道理是相通的。
做官,就应施行仁政;行医,就应施行仁术。
所以,这则故事,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择业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青年人,正应该以范仲淹为榜样,志存高远,心怀天下,仁爱天下,脚踏实地,向着理想奋进。
02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后,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学习西医。
课上观看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时,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日本军逮捕要枪毙,在场围观的正是麻木与冷漠的中国人。
这件事给鲁迅很大的刺激。
是抱着“救国救民”的想法坚持医学救人?是深度思考、冷静分析后思想救国?
纠结着。
鲁迅感觉到即使中国人有强健的体魄,但是没有思想,中国一样不能强大起来。于是他选择“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坚定地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的国民思想。
明确方向后,鲁迅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你发现,你可以选择时,希望你有勇气“改变”。
03
坚定目标,开始出发
2019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勇敢闯一闯,大胆试一试,坚定走下去,你会有想不到的收获。
从1995年接触网络到1999年阿里巴巴问世,马云用了5年的时间,经历了2次失败才获得了成功。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调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即使前路迷雾,即使周边黑暗,选择原地等待,还是
勇敢尝试?会碰壁,会疼痛,会失败,这都不是借口,诚如聪明睿智的Jack Ma,也经历过两次创业失败,年轻人,怕什么?
你可以不勇敢,但你可以再努力尝试一下。
我想改变,就现在。
那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