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屈原思想中的道家影子

屈原思想中的道家影子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9-13 13:32 被阅读0次

    南方楚国是道家的发源地,这是屈原沾染道家思想的关键。老子是楚人,庄子虽是宋人却多次到楚;《老子》、《庄子》两书均产于楚。生于楚、长于楚的屈原,自然会了解并吸收道家思想。

    屈原作品中表现出了道家思想之影响。如:

    《离骚》云:“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蒋骥注:“止息,归隐之意。”(《山带阁注楚辞》)戴震注:“鉴前车之进而遭尤,今固可修初服以隐退矣。”(《屈原赋注》)

    《惜诵》云:“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朱熹注:“曾思所以虑微,远身所以避害。”(《楚 辞集注》)

    《卜居》、《渔父》中道家思想痕迹更明显。《卜居》写屈原“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请求占卜之;《渔父》写渔父听罢屈原所言,“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其情其理均寓道家色彩。

    《离骚》末段、《涉江》、《思美人》等所表现的神游,也可见道家影响。

    《九歌·东皇太一》中“太一”之称,在战国时代并不是指神,而是道之名,故《吕氏春秋·太乐》曰:“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远游》,即系屈原借用道家思想抒发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梁启超在《屈原研究》中所说:“《远游》一篇,是屈原宇宙人生观之全部表现,是当时南方哲学思想之现于文学者。”

    如同对儒家思想有所取舍一样,屈原对道家思想也非全盘接受,既取之,又舍之。如《老子》曰“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屈原则是“重仁袭义”;《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屈原主张举贤授能”;《老子》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屈原则积极用世,狷介耿直;等等。

    屈原最终投身汨罗江,虽也可寻绎道家超脱尘世之成分,但毕竟以身殉理想,进而剖白自己为楚国、为楚民前途着想,意在警醒君主的成分占了绝对比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屈原思想中的道家影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ze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