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竟然彻夜通宵跟好朋友聊跟她男朋友的关系处理。面对一个在精神层面无法跟自己同步,而世俗世界里面能够帮自己平衡的男人,她始终有些摇摆不定。我们的关键词,从底层认知的追求、精神高度、人格、能量、滋养到买房、租房、掌控、安全感等等,一直从晚上11点多聊到凌晨快5点。虽然到结束的时候,我知道她心里隐约有一个答案了,但是我很清楚她的答案应该是不够明确的。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挪不开舒适区,因为不喜变动,我们往往还是会倾向于选择将就和苟且。但内心又始终有一个真实的声音在那里若隐若现。记得之前看到过船长系航线的一个主班一条朋友圈发过罗杰斯的一句话|:你感受到某件事值得做,它就是值得做的。在某个情境中,你的整个身心的感受,比你的大脑更值得信赖。我们的心不会骗我们。
当然除了我们的大脑对各种旧有信息的加工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之外,我们有非常多也非常深的思维定势是来源于原生家庭无形的影响。比如原生家庭对她感情的影响,就是世俗的婚姻不需要那些所谓的精神追求。而我的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是我始终觉得自己在任何的关系中,都做得不够好、付出得不够多,我不合格!
在跟她聊完之后,我还没缓过劲来,她今天跟我说,一个她最好的当地的朋友,竟然有要跟她绝交的倾向。我觉得人品好,性格大气爽朗的她有人要跟她绝交,尤其是最好的朋友要跟她绝交这件事是绝对不可思议的。在跟她深入沟通了解事情原委之后,我不禁特别感慨。不是人和人的感情太脆弱,也不是人性太复杂,而是我们从小真的没有学会如何去经营一段关系,这是所有成年人继情绪课之后必补的第二课,关系课!
在两性关系中,在亲密的友谊里,我们以为足够了解一个人,所以理所应当的觉得对方也应该理解自己的任何模式,任何行为。可是往往当矛盾在事件中显现发生的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来不存在感同身受或者百分之百的理解这件事,而且每个人都处在变动的成长状态中。所以我觉得,再好的关系,也要用动态的思维去处理和经营。而且主动这件事情很重要,当我们习惯成为关系的被动方,被动联系,被动嘘寒问暖,被动邀约等等,久而久之,习惯主动的那方实际上也容易在这段关系里耗尽能量(除非你身上有某些特别闪亮的点让TA实在离不开你在TA生命中的存在),那么感情一定是会一步步变质或者变淡直至终结。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当在关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含糊其辞,一定要把话说清楚。因为对方的什么行为和言语让自己有不舒服的感觉,真实真诚的表露自己对方才能第一时间知道你的感受,也只有知道你的感受,才有下一步的所谓理解。更不要故意怄气,然后就出现行为的回避或者冷暴力。这样不仅无法解决问题,更严重的是伤害了对方,并且自己在人际关系上不可能会有任何成长收获。当然,如果自己遇到了对方已经陷入了比较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当中,实际上用专业的方式去帮助她,就变成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如果你还珍惜这段关系的话。
她在2天之内遇到的爱情方面的,友情方面的问题爆发。我觉得这是很痛苦很煎熬的,甚至是伤感的。为什么用爆发这个词,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件事情的发生,因素是多元的,而且是由量变到质变一点一滴积累然后到一个顶点之后显露出来的。但是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一定带着一个启示,这个启示就是指引你去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不能说把错都归结到自己身上,而是看到这件事情上有多少是因为自己,然后自己可以纠察和改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