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576648/0b5bdbcff3226f2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576648/ef6c6a8dbf73260c.jpg)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 。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中心礼堂,正对中轴线,是圆形主体建筑,中心礼堂三层圆顶由大红廊柱支撑,绿色琉璃瓦,中心礼堂正中的金色“顶子”,参照了北京天坛的“祈年殿”设计。中间的半圆形球壳顶架为双层钢架结构,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西方建筑设计融为一体。舞台高14.36米,宽23.2米,舞台上方绘有民族彩绘。大礼堂中间三列设堂座加四层楼座共有3388个座位,最顶上一层为空调的出风口。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牌坊整体以橘红和红色为主色调,上覆碧绿琉璃瓦,里外两面嵌以金色图案;造型四列三跨,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初建时期的牌坊为木结构,因曾经历两次火灾,后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设计,仿明、清的宫殿形式,采用轴向对称的传统手法,结构匀称,对比强烈,布局严谨,古雅明快。主体部分的穹庐金顶,脱胎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圆形的主体建筑正前方还有一排精致的门楼,其外观似北京的天安门城楼,故有“小天安门”之称。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仿天坛有祷祝“国泰民安”之意。正中的圆柱望楼,是北京天安门的缩影;南北两翼,镶嵌着类似北京紫禁城四角的塔楼;广袤的庭院中,前阶宽阔平展,梯次六重。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由大礼堂和东、南、北楼四大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为6.6万平方米,其中礼堂占地1.85万平方米。礼堂建筑高65米,大厅净空高55米,内径46.33米,圆形大厅四周环绕四层挑楼,可容纳3400余人 。
1987年,在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出版的《比较建筑史》中,新中国当代建筑首次载入世界建筑史册的共有42项工程,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列第二。
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重庆市志》、《老重庆记忆》、《百度百科》)
![](https://img.haomeiwen.com/i26576648/63bf48d3f8dc93c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