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我向来只分为两类: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好看的书可以愉悦精神、拓宽思路;而不好看的书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可以让人吐吐槽,如果烂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激发自己写书的欲望。
平时我写书评都是以好看的书居多,今天索性写几本不好看的书,为想看的读者排排雷。
1、《过于喧嚣的孤独》 (捷克)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著 ★★★
对于迷恋于故事情节的读者来说,这部小说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全书读完后,你甚至都想不起书中讲了什么故事,唯一的印象也许就只记得一个酒鬼在不停地絮叨,回忆自己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人生,字里行间弥漫着啤酒的泡沫、废纸的气味和压力机喀嚓作响的碾磨声。
最要命的是,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不分段,直接一段到底,就像一部沉闷的欧洲艺术片中给你来个十分钟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也许作者是为了更好的叙述抒情需要而特意为之,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不啻于灾难。
2、《我们之间》 马克·李维著 ★★★
之前看了马克·李维的《她和他》,非常喜欢,于是又买了这本《我们之间》,可是收获的却是满满的失望。
该书的题材比较新颖,讲的是独居巴黎的单身父亲马提亚斯为了家庭,迁往伦敦生活的故事,而和他住在一起的好朋友安托万也是个单身父亲。同一屋檐下,亲情、爱情、友情交织在一起,很容易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但是很可惜,作者并没有将这个故事讲好,由于书中的戏剧化冲突不够突出,以至于通篇读下来给人平淡如水的感觉。此外,作者可能一开始就有将书改编成电影的打算,经常几个段落下来便进行场景、人物的切换,所以该书的电影画面即视感很强,但是对于小说情节的连贯性却造成了明显的伤害,同时也让小说读者看起来不舒服。
书中最精彩的情节,莫过于马提亚斯和书店店主见面时的那段描写,2000余字的篇幅,便将一个爱书如命的书店店主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也许是书中最大的亮点了。
3、《编剧的核心技巧》 (美)尼尔·D·克思 著 ★★★
这是一本讲述编剧技巧的书,作者是好莱坞老牌编剧,以超过二十年的创作经验,提出审视故事构想的技巧,教读者学习如何以“编剧”的身份来思考。书中从银幕故事要素、故事角色、故事脉络的基本写作谈起,循序渐进地分析如何创作剧本……
好吧,前面的都是例行公事的废话,坦白的说,看完这本书后,书中的内容于我是水过鸭背,了无痕迹,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书的封面——影片《永无止境》中的一张剧照,一位编剧正盘腿坐在地上,用笔写着剧本,他那专注投入的神情是我对这本书留下的唯一印象。
4、《深夜书店》 沐清秋 著 ★★
看完这本书后,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脑子进了水,仅冲着书名就买下了这本装帧颇为雅致的小说。耗费了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我痛苦地发现,这本书除了结尾还凑合外,几乎再也找不到其它可以称道的地方了。
从书名和腰封上的简介,可以知道,该书是想写成中国版的《岛上书店》,可惜成品出来后,距离目标隔了十万八千里,这里我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下:既然是写书店,好歹对书店内的布置、图书种类等多少有些描写,毕竟能破费买这本书的人都是书虫。可是从头到尾,书中对书店的所有描写不超过500字,涉及到的图书不超过10本,给人感觉作者的聚焦点根本不在书店上,早知道这样,你用书店做背景干嘛,还不如改成杂货店,直接看齐《解忧杂货店》好了!
此外,作者在细节描写上的不接地气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书中身患绝症的老爸,为了让自己死后,智障儿子能够有所依托,于是将一楼店面改造成深夜书店,晚上十点后营业,客人只需在自助箱中投入十元,就可以在书店内看书过夜。作者也许认为这是一个天才的创意,但是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会知道这想法巨不靠谱。首先,智障孩子能看店吗?其次,哪家书店能够让人十元看书过夜?最后,这种书店能够维持生存吗?种种细节上的失真,最终让读者无法相信作者讲的故事。所以说,对于这种不合逻辑的书,真的不要浪费纸张和读者时间了。
5、《书楼吊堂》 (日本)京极夏彦著 ★★☆
近十年来,网上购书已占据我买书比重的80%以上,但由此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书上手后一翻会大呼上当,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回事,所以说在实体书店里上手翻阅的真实感,毕竟还是网购代替不了的。
这本《书楼吊堂》就是典型的网购失败的例子,本以为讲述的是与书店有关的精彩故事,没想到书中口水多过茶,大半篇幅都是繁冗拖沓的人物对话,加上作者的写作风格,书中萦绕着一股阴森之气。本书最大的卖点,也许就是将一些日本近代的文艺大家巧妙嵌入故事中,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不会有任何兴趣。很奇怪这样一本明显水土不服的翻译作品会被引入国内。
6、《书店女孩》 (美)辛西娅·斯旺森 著 ★★★
这是一部典型的女性小说,即女作家写给女性读者的反映女性成长经历的小说。也许很对女性读者的胃口,但却让我这么一个大老爷们看得味同嚼蜡。
本书在写作手法上还是颇具特色:一是梦幻与现实交相辉映。根据故事发展需要,本书铺展情节时一半是现实世界,一半是梦幻世界,看上去就像一部披着浓重魔幻色彩的现代童话。二是结局奇峰突起。女主人公一直为梦境影响了自己的现实生活而困扰,直到最后她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以为的梦境才是现实世界,反而自己以为的现实世界却是梦境。这个绝妙的反转确实给了读者极大的惊喜。此外,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特点,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7、《遗情书》 木子美 著 ★★☆
木子美的性爱日记“遗情书”在当年造成的轰动无需多言,你只需知道,对于一位要求采访她的男记者,她给出了这样的答复:“要采访我,必须先和我上床;在床上能用多长时间,我就给你多长时间的采访。”也许是个带有挑衅意味的玩笑,但也足以看出木子美的放荡不羁。
本书收录了木子美创作的部分小说、随笔和日记。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她的小说写得很烂,毫无情节可言,典型的无病呻吟;随笔稍微强一点,但也充满了太多情绪化的东西;日记写的还不错,能看得出一点文字上的灵性,当然写得太露骨的大多没有收入本书中,但即便是这样,书中有几篇在内容方面的大胆依旧让人极不舒服。
看过本书,基本可以断定木子美是一个病人,思维方式不同于正常人,这里摘录其日记中的一段话作为旁证:
很久以前,还在大学三年级,我就经常为了能冲个舒服的热水澡在一个男人家过夜,我用了很多他的煤气,还穿他的睡衣吃他做的饭,还一夜三次做爱,还不需要跟他恋爱,幸福死了。那年冬天,我是我们宿舍过得最温暖的女生,因为,我经常能冲个热水澡。
书中还有一段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木子美将自己与摇滚歌手王磊的一夜情写入性爱日记中,被人传扬开后满城风雨,记者采访王磊时,王磊怒道:“我为什么要告她,我就跟她做过又怎么样,但木子美真他妈的不道德,做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她是个女编辑,也没想到她会把这种事情写出来;再说,男人风流又不是罪过,国外很多摇滚歌手都是这样发泄性欲。性与道德应该分开看,不是我王磊跟木子美有一夜情,就说明本人的道德败坏。”这段话声情并茂,隔着文字都能想象到当事人的气急败坏,呵呵!
8、《最后开的花》 (日)片山恭一著,林少华译 ★★☆
逛西西弗书店时随手买下了这本书,一来市面上极少见到这种32开的口袋本,小巧精致,观之可喜,可以随时带在旅行途中看,携带方便;二来本书的译者是林少华,喜欢他翻译村上春树的调调,于是就买了。
可惜本书读来寡淡无味,内容又不对我的胃口,至少对一个入世较深的中国人来说,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理解主人公的所作所为的。于是看完本书后,只好将其转手放到多抓鱼上售卖。定价20元的书,8折买入,1折卖出,有我这样任性的书虫,难怪多抓鱼可以活得风生水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