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的九
早晨五点十分起来就开始拿起茶几上的《简爱》吮吸起来。现在的自己,特别享受看书的悠悠时光,简直美妙到无法形容。我喜欢读书,确切的说深深地爱上了读书,也沉迷于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的爱恨情仇中无法抽离,就这样继续痴迷下去吧,一直到时间的重点也挺好。
今天读书状态整体还是很不错的,除了有那么一小会儿觉得很困,其他时间都很精神,书读进去了,时间自然就变得很快,没一会功夫都快吃早点的时间,我慵懒的将书合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温暖如日的被窝里爬起来,简单洗漱一番,套上厚外套,戴上鸭舌帽,顺手在裹个口罩在嘴巴上,拿上手机,携着钥匙,就趁着冷风出发了。
好在我住的地方比较繁华,一下楼就有形形色色的早点摊。山东杂粮煎饼,陕西豆花泡馍,各式各样的水煎包,当然豆浆油条肯定是少不了的,但在这些玲琅满目的早餐中。我最心心念的要数菜夹馍了,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一直对菜夹馍情有独钟。就是从大学时代开始,只要卖早餐跟前有菜夹馍,那肯定是我的必备首选,想都不用想。
今天也是如此,我走到经常买早餐的那家店面门口,看着早已被准备好供人品尝的菜色,嘴巴里都快流出哈喇子了。
阿姨顺手拿了一个吊炉烧饼问我要哪些菜,还是跟以往一样。我选了自己喜欢的那几样菜,不一会,专属于我的菜夹馍就新鲜出炉了。
提着已经喜欢的菜夹馍,走起路来都觉得跟踩在棉花糖上似的。
但走了几步,就真的走不动了。哎,谁叫我骨子里是个小吃货呢。这次让我情不自禁驻足的是不远处出来的四溢飘香味,原来是豆腐脑,按理说豆腐脑是没有味道的,但不知道当时是因为什么,就觉得好香好香。有个东西他指引我必须去往那个地方没办法,为了肚子,我只好又让腿和脚辛苦一下,穿过马路,就要了份豆腐脑带走。
其实说起这豆腐脑,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情。
记得小时候爸妈每次去镇上赶集,都会给我和姐姐许诺带好吃的。每次回来的时候,除了我们姐两最喜欢的糖葫芦外,还会给我们带豆花,用妈妈的话说:“豆腐脑不光好吃,营养也特别高”。所以豆花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从小吃到大。升入初中高中,开始住校。在学校食堂里,最常见的饭就是豆花泡馍。
所以我真的是和豆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呢,然而大学开始,我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家乡,来到省会城市,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火车。
离开家的那天,跟电视剧里演的一样,下着瓢泼大雨,冷酷无情的秋雨打在我和父母的身上,每个人心里都若有所思,我们都没说话,看着爸爸扛着行李箱行走在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上,我眼眶里的泪水早已翻江倒海闹个不停。从来没有觉得父母老过,在我的眼里,爸爸无所不能,就像超人一样。我提出的所有疑难杂症他都可以给我开好方子。在我眼里他是神,是永远的存在,我不允许他老去,也不许她看起来那么弱不禁风,但怎么的,忽然之间,父母都不给我们打招呼,悄悄地偷偷涨了几岁,不好玩这样的游戏一点都不好玩,我讨厌这种独裁专制不民主的游戏。
到学校办理各项手续后,我们便去了学校食堂,大学的食堂可真大呀,大城市,大学校,果然和我们小县城的学校不一样,连食堂都这么大,真的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呀。
爸爸爱吃面,就点了份油泼面,我和妈妈看了半天每个窗口上边的菜单,竟是不知道吃些什么。忽而“豆腐脑”这三个大字醒目的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豆腐脑,有个豆那是不是也是豆子一类的东西做出来的,那肯定和妈妈说的一样营养价值高,于是我就点了份豆腐脑。但没想到拿出来时我都快傻眼了,豆腐脑原来就是我们家乡说得豆花。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叫法不同,这是第一次我深切的感觉到地域差异的不同。
爸妈吃完饭后就搭车回家了,将近三个小时的路程。那天,他们走后,我迷失在下过秋雨的偌大校园里,我一边找寻着自己的宿舍楼,一边偷偷抹掉挂在自己脸上不争气的眼泪。
晚上八点多爸爸给我打电话说他们下了火车后太晚。他们没有赶上去往我们镇定的最后一汤班车,所以他们找了个旅馆准备住一晚,然后第二天早上在坐头趟班车回家。
我说的好的,一行眼泪再一次悄悄地从我的脸颊上划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