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移民七年 (八)--过去、现在和未来

移民七年 (八)--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 Amber_Zhao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07:39 被阅读0次

几年前,一位几十年未曾联系的中学同学得知我现在“什么正式工作都没有的时候”,禁不住在电话那端大喊,“你太让我失望了!”

你太让我失望了!

在同学,尤其在中学同学眼里,现在的我应该是个什么“家”,至少有份正式工作,才符合他(们)对我的想象和期望吧;十几年未见的同事到家中小坐,也很惊讶那个当年事业心很强的我怎么会安于目前恬淡的日常。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做事投入、认真不过是习惯使然,更像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至于志向、追求从来就没远大过。下面这篇小小传记反映了这个觉知的过程。

Mini-Saga 小小传记

(Saga,英文里传记的意思,mini-saga, 要求仅仅用50个单词)

Pursue excellence for 30+ years --- best student, best job!

A fighting, draining meeting, many smart colleagues,

A self-asked question --- isn’t this waste of my talents?

三十几年,追逐优秀 – 好学生,好工作!

一个令人身心疲惫的会议,许多聪明同事,

两个自问 – 这,难道不是在浪费我们的天分?这,是我想要的吗?

Started seeking inner peace and found the anchor of life.

Still on the way, trying to fully live out His purpose for me.

开始寻求内心的平静,找到生命之锚。

仍在路上,尝试完全活出他(造物主)赋予我的意义。

人生上、下半场

我觉得这种变化与人所处的阶段不同有关,年轻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就把好好上学、找份好工作、过上好日子作为人生的目标。这一点,在日前读过的一本书Falling Upward里有很精辟的论述。

……In the first half of our life, we are naturally and rightly preoccupied with establishing our identity – climbing, achieving, and performing. But those concerns will not serve us as we grow older and begin to embark on a further journey, one that involves challenges, mistakes, loss ofcontrol, broader horizons and necessary suffering that actually shocks us out of our prior comfort zone. 前半生,我们自然而然地忙于建立自己的身份 – 往上攀爬,好好表现,做出成就等。然而,随着年岁渐长,在经历了很多的挑战、失误、失控、以及一些必要的苦难之后,却发现上半场追逐的那些东西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

.....1st half donepoorly – When some have not been able to do the task of the first half of life well, they go back and try to do it again – and then often over do it.人生上半场的任务并未好好完成的情况下,人们会不断地回过头去想要重做,并且常常会用力过猛。

可见,好好完成上半场的任务是顺利进入下半场的一个必要条件。

进入到人生另一个阶段--人生下半场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心里有个地方还是空的,之前追求的那些东西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或者说,在这个阶段,向上攀爬有了不同的定义。引用 《爱的三毛》中的一段话,

在我(三毛)的人生观里,向上爬,逞强,都不是以出不出国(我觉得这里出国可以换成其他任何类似的,譬如有没有正式工作,有没有成名成家之类的)为准则的。我以为,不断地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才是一生中向上爬的力量。如果一个人,在台湾(也可以换成在目前的境遇下)不能快乐,不能有自信,那么到了国外(在新的境遇下),便能因为出过国,而有所改变,有所肯定吗?

不过,人生不同阶段的界定并不完全与年龄相关,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进入人生下半场,而是与个人经历以及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的愿望和能力有关。人群中少年老成者有,巨婴(Adult infant) 也不少见,大部分人还是会随着自身境遇的变化而做出一点调整,都是个人自己的选择吧。

生活的主角

日前与前同事畅聊,她们的状态让我不禁设想,如果我还在北京的话,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形就是我还在过着类似的生活 –不错的薪水,宽松、熟悉的环境,工作中需要应对的局面也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偶尔发发感慨、设想一下,“等我将来不工作了,我就……”。要不是外力的作用,比如暗暗期盼的一个大包(lay off package裁员补偿)落在身上,自己很难主动做出离开的决定。这样的设置当然没什么不好,一样可以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不同的只是,当时我们主动做出了另一个选择。我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这部戏的主角,在拥有选择的自由之时,每个人做出的选择不同而已。至于我们的身份(identity),我觉得很难用一个标签,尤其是职业标签来界定,如果硬要加标签的话,那也应该是斜杠标签,比如,工程师/作家/老师/社会活动家,现在还有什么生活家,哈哈!

My Purpose/我的意义

西温的一位传奇老人D,在她丰沛一生的晚年,将帮助年轻的女性朋友找到自己生命的目的和意义作为她的使命。我很有幸在刚到温哥华不久就坐在了她位于西温海边, 面向无敌海景的客厅里。只是那个时候的我,除了被她身上所散发的温暖与睿智所折服之外,并未成功、明晰地找到我的意义,她推荐给我的书本和文字,对我来说还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之后的几年里兜兜转转,神奇的是总能在不同的人和事上与这位老人发生联系。

去年(2020年)春天开始,在老人的召唤和推动下,我和她身边的几位女性朋友,一起做了几件事,没想到通过做这些事,我自己的目的、意义和愿景却渐渐清晰起来。

我的目标是本真地与他人联接。

的确,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然而写出这句话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经过了很多摸索和验证。我觉得在现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可能会变化),这句话很能反映出我的目的和意义。我本性就喜欢表达,喜欢说话、写字。当我能够用精准的文字表达出我的所思所想,当我读到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我心有所感却还无法呈现出来的句子时,都禁不住地欣喜;我觉得表达对我来说是一种需要。D的妹妹,一位居住在阳光海岸的优雅的老人G,在我和她说到这点时,激动地说她和我一样,她曾被问及什么情况下感到孤独,她的回答是:

I feel lonely when I coudn't find the exact words to express myself. 当我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我感到很孤独。

表达背后的动机是我渴望与他人能有深深的联接,进行深度的交流,并且是发乎本心,不端、不装的交流。

句子的我后半段我为何故意不写成中文?答案是 -- 心虚!

你以为你是谁?!居然还想“启迪”他人”?

是的,通过我的本真与他人联接是我内心深处的渴望,至于能不能“启迪”他人,那完全不在我的掌控范围中。

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份暗示,一种鼓励、启发,还有真诚的关爱。--三毛

目标澄清了之后,具体从事什么活动,做什么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就好比在一个没有路标的十字路口,每个方向都可以选择去探险一下,条条道路通罗马哈!去年(2020)年末,意料之外有幸开始的一个崭新的尝试则更加让我确信 “万事相互效力,让爱神的人得益处(这里的益处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之类的)”。

对未来的担心

这里想要回答的是被问及很多的一个话题:“你,不担心未来吗?”

在认识基督之前,对于未来,我一直自称是一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也就是没有缘由地坚信未来会更好,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命运的确待我不薄。然而陶醉在满满幸福之时,担心还是时不时地会如同一缕乌云飘过晴朗的天空一般 “What if …?”

认识基督之后,首先我明白了之前的福杯满溢并不是由于我有多努力,多能干,而都是蒙神的恩典、祝福与指引。无比感恩之余,却也明白眼前看似拥有的一切---健康、亲人、财富.....其实并不归我所有,我只是一个受托人而已。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尽在神的掌控之中。未来路上,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无论是一马平川,还是坎坷不平,都是在神的安排之下需要我去应对的考验。

你不用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

你不用惧怕,因为我与你同在

这个系列的文章写完了,生活的旅程还将继续;珍惜旅途上偶遇的人和事,继续做一个体验、欣赏一路风景的旅人。

相关文章

  • 移民七年 (八)--过去、现在和未来

    几年前,一位几十年未曾联系的中学同学得知我现在“什么正式工作都没有的时候”,禁不住在电话那端大喊,“你太让我失望了...

  • 过去、现在和未来

    往事不堪回首 再拾起 擦去灰尘 却发现如此美好,令人怀念 现在虽是坎坷磨难 但相信 只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 就能成...

  • 过去,现在和未来

    如果原谅过去有用的话 还要现在和未来干什么 东方的天空上露出一抹白 西方的天空上退去一份黑 现在的 ,将来的 都缩...

  • 过去,现在和未来

    OH卡(也称作潜意识图像卡)是由德国的人本心理学硕士莫里兹·艾格迈尔(Moritz Egetmeyer)与墨西哥裔...

  • 过去,现在和未来

    新春伊始,拜完年回家喝茶看书。一口气读完这本《通往未来的门》。仿佛是看一部精彩大片,情节丝丝入扣,悬念丛生,画面感...

  • 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很庆幸,有一个十分疼爱我的父母,我很爱他们,我也很痛苦,有一个对对方恨之入骨的爸妈。恨之入骨,可又无法分开。他们...

  • 过去,现在和未来

    外面下着雨 雨点滴滴答答敲打在玻璃窗上 寂静的夜 被这样的节奏催眠着 辗转反侧 床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在这个晚上...

  • 过去、现在和未来

    午睡过多,夜深人静时却又无法入睡,故此文缅怀及勉励下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无知无畏》 很多人都有过去...

  • 过去,现在和未来

    很多人看到我发朋友圈以为我要退出测试行业了,不过的确也差不多吧。这次机缘巧合的在gitchat上做了一个专题,原本...

  • 过去,现在,和未来。

    不是希望多么富有,仅仅是想要逃离贫穷带来的那种拮据和难堪。 写在前面: Ⅰ.很早就想要写下来这些东西,想说的很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移民七年 (八)--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fi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