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居住的宁德市,在时代的变奏中前行。
每一个经典的城市,它应有所处时代的声音表达,就像那些在历史中风化了的城市记忆,只要那些老市民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时的民房、街道,然后感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迁和生活的幸福。
日复一日地,耳朵里面的宁德在周而复始地奏鸣时代乐章,车轮声、机械的轰鸣、流行音乐以及各种人声组成的市声,这种繁杂的声音里面别有一种铿锵的力度,很象动车车轮向前奔跑时的音律,很能激发人的想象。有时我心想,尽管我们无法抗拒城市的喧嚣,但这又何妨呢?对一个心智健康的人而言,城市所有的喧哗不正汇成一支摇滚乐?
一个人独处时,我不由打量起宁德——一个快速崛起的海滨城市,我聆听着它发出的声音,竟发现其中蕴藏的独特味道。那些贩夫走卒的吆喝声,随着生活方式的剧烈变迁,渐渐成为老一代人的回忆。“磨菜刀”,“补雨伞”,“箍桶哟”……这些城乡结合部最熟悉的吆喝声,带着最本土、最亲切的记忆,曾散发着过往岁月的芬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叫卖声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坏手机、坏笔记本修吗?”“有坏冰箱、坏空调修吗?”同时伴着“收购旧电脑、旧手机、旧热水器哟……”21世纪的经济浪潮风起云涌,市区的小街上又飘荡起一种新的吆喝:“收购旧桌椅、老家具、红木家具……”最有趣的是,吆喝声中夹杂着南腔北调,各具特色,抑扬顿挫。这声音听起来简直就是精彩的小品或相声,不啻是一种原汁原味的艺术享受。
城市在扩展,建筑在拔高,这是发展年代必然发生的景象。像市民广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公共场所,它们发出的声音并不一定仅是动人的乐章。商城的敲敲打打声、购物中心的电锯“吱吱”声、马路大道的车来车往声、商业街的叫卖声……每一种声音,都增加了城市音响的分贝。而这些纷繁的景象,却又掩盖不了城市的休闲品质。这种声音的节奏是慢的,乍听起来,有着说不出的慵懒,仔细回味,却发现在这慵懒之中,有着数不尽的安宁与恬淡。我想,你会立刻就迷上这种声音,并情愿永远停下脚步,沉浸于此。
混合多种色彩的声音,记录了宁德成长的历程,也融入了市民复杂的文化情怀。前日,我听市广播台的朋友杨君说,他将城市大街小巷录入的数十小时的声音重新剪辑编排再放出,在耳机里再现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其中,大家听到的城市声音并非枯燥乏味。通过声音的再现,那些被掩盖在“众声喧哗”里的城市细节,以及隐藏在声音背后的城市表情和情绪都别有一番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