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期望着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实在的自然知识时,他才会得到一种才智。
-----《塔木德》
你是否总感到被生活伤害,
一不小心就掉入情绪的泥沼?
为什么我们总被外界左右?
这一切都源于自我中心意识。
美国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对自我中心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我所有的切身体验,都让我对一件事深信不疑:我绝对是宇宙的中心,是世界上最真实、最鲜明、最重要的人物。”
自我中心意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别人远不如你深刻
前段时间和妈妈谈论做笔记。因为学了种新方法,我感到自己掌握了做笔记的奥秘,不断的对她灌输,这种方法的优点。然而听了我的介绍,我妈妈并不觉得惊艳。
达不到预期效果,我恼羞成怒,对她大喊“你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方式梳理思路是有多好”。妈妈十分无奈的说“为什么别人的观点在你看来如此重要,你该注意的只是你自己的想法。”
这种事情,讲出来很可笑,却经常有人如此。
面对陌生人
设想一下,每天早上,你算好时间,踩点上班。但是今天,你常去的早点铺,有急事闭店。你必须绕远路买早餐,然后你迟到了。你心里会想“早点铺老板做事太不仔细了,如果有事应该提前一天通知,怎么会有这样不顾别人感受的人。不是因为这样,我也不会迟到!”
你看,在我们的常规想法里,世界该围绕我们运行。所有人做事该考虑我们的感受,哪怕只是陌生人。明明这件事更大原因在于自己思虑不周,给自己预留处理意外的时间不足。
在职场中
前两天看《替这个残酷世界给你一记温柔耳光》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其实这个故事本身很没意思,就是一个人到新的地方,工作不适应,觉得领导都是奇葩。
关键是他对领导的看法,让我很震惊。
“很怕跟着傻逼久了自己也会傻逼。不促进我成长,还拉着我往后退。”
站在自己的角度,不断的埋怨上司,如此理直气壮。
虽然可能我们没有这么夸张,但还是会有拘泥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情的时候,值得警醒。
专家做决策
《做出好决定》一书中提到,你不能低估人们对自己的观点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即使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们所认为的自己知道的东西也常常会比实际知道的多。这种心理叫做“过度自信”
里面举了一些例子,很有代表性。
“我们不喜欢他们的声音,吉他音乐也不再调上。”(1962年迪卡唱片公司经理拒绝“披头士”乐队的理由)
“股市达到了永久性的高点。”(1929年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的预测,不久之后美国经济就出现了大萧条,会场崩盘。)
如何应对自我中心意识?
《塔木德》里提到“要达到自我的满足,必须把注意力及财富施及家人、朋友和社会,必须从只想着自己转变为强调自我以外的世界。”
所以解决的重点在于——强调自我以外的世界
如何才能强调自我以外的世界?
首先必须承认自我中心意识永远不会消失,要时常警醒自己。人类是非常容易怜惜自己的,以为,为自己着想,是对自己好。其实不然,正是因为太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才让自己那么幸苦。跳出自我的局限,理解问题以大局为重,世界就会完全不一样。
其次接受对立的观点。因为对立的观点是我们跳出自我思维的一剂良药,能帮助我们更客观的看待问题。拿流行的养生举例,桑葚是一种很好的水果,有清肝明目、安神养颜、生津润肠补血乌发等功效。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糖分含量高,糖尿病人忌食。只有同时认识到优点和不足,看问题才能更全面。
生活其实从未伤害我们,伤害我们的是刻在我们灵魂里的恶魔---自我中心意识。它时刻引诱着我们,让我们迷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