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择相信别人到底有多难?_瑞哥原创

选择相信别人到底有多难?_瑞哥原创

作者: 瑞哥成长驿站 | 来源:发表于2021-03-19 23:29 被阅读0次

我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换句话说,只有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沟通,才会产生信任的问题。那到底什么是信任?信任并不是一种纯粹个人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现象,而是一种基于社会互动的社会行为,有着典型的社会属性。

德国有个著名的社会学家叫齐美尔,在他的社会学研究中指出,社会互动才是构成了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产生了社会化,从而产生了社会。而人类社会化中最纯粹,最原始的一种互动形式,就是交换。无论是早期的实物交换,还是后期的货币交换,交换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信任。

社会互动除了交换行为以外,齐美尔又探讨了距离在社会互动中的意义。他把《陌生人》定义为远方的人在附近,他指出陌生人不是外在于群体,而且在一个有周围边界的群体之内流动,是群体的一部分,却不为血缘或地缘的关系所固定。通俗地说,就是在你身边的人,不一定是你最亲近最值得信赖的人。很多时候,空间上的相近,并不代表着心灵上的彼此相近。

他认为陌生人并不代表着不信任,用他的话说,只要我们感到陌生人和我们之间存在民族的或者社会的,职业的或者普遍人性的相同,陌生人对我们来说就是近的。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待信任这件事,第一个维度我们从信任对象的范围来看,信任的对象中,最亲密的信任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亲人纽带。例如,父母对孩子天然的爱,孩子对父母天然的依赖,都是最自发,最本初的信任。以此类推,关系越疏远,我们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会逐渐降低,从而产生出一种信任度的差序格局。

第二个维度,我们从信任程度的深度来看,信任程度其实是可以超越血缘关系的。这种基于制度培育出来的信任关系,从人性的角度来考察,其实这种也是更加理性,更加持久的。

第三个维度,我们可以从信任的场景或者情景中来看,你会发现人们在不同情境中,面对同一个人的信任程度也可能会有差异。比如,我们同样对待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我们会更加倾向于相信熟人的介绍,例如朋友在聚会上的引荐啊或者是来自权威部门的中介,或者类似于校友会上的偶遇等等。就像我之前在保险公司培训的时候,都会问到的问题,你的客户从哪儿来?这个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

其实,不信任这三个字几乎贯穿在很多生活的细节中,比如当我们在街上看到老人家跌倒,就会下意识的思考我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因为担心会被指责为故意撞倒对方,遭遇无理索赔而不敢上前搀扶,其实就是对社会公共道德的不信任。还有就是我们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尤其是现在出现的什么人造蛋啊,掺水的猪肉啊等等。

比如我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经常收到陌生人的电话,短信,邮件等,不敢接听或者不敢打开,或者直接拉入黑名单,其实都是我们会担心个人隐私信息会被潜在侵犯而产生的不信任。

我们都明白,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其低信任度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常常带有戒备心理,每个人都活在恐惧里,相互猜忌,彼此防范,其实人的心灵变得非常孤单,脆弱。其实这对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来说都会下降,而且也会对我们社会的繁荣和秩序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之所以需要信任,选择信任,是因为内心对美好的社会环境还存有乐观的期待,我们都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成熟,理性,有序,可依赖的社会中,我们可以在其中收获高效的工作氛围,有爱的人际关系。

我们之所以需要信任,选择相信,更是因为这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根本,是我们每天睁开眼睛看世界时的底色。如果底色是不纯粹的,是暗淡的,那么一切都将是无用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相信别人到底有多难?_瑞哥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ig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