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育儿的话题变成了家家户户广而谈之的话题。家长们都在焦虑,特别是作为母亲,大都在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由于环境的变化,外界诱惑的增多各种各样的外在压力的存在,也让家庭中孩子的自制力严重下降,大人都总是抱着手机不舍放下,作为一个以大人作为模仿榜样的孩子来说怎么可能克制得住。所以,大人对孩子的身教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对造就一个优秀的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孩子小的时候甚至可以说6岁前,教会给他(她)们的生活技能是养成他们一生习惯的前提,错过关键期再去弥补需要付出很多倍精力也不见得能成功。
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父母替孩子做事
啥都不知道的孩子需要家长帮他们做一些事,到了一定程度就该学会适当放手,教授给他们,让他们慢慢学
2、父母在替他们做到一定程度后就教他们做
比如:像洗衣服这样的事情,看样子是小事,也会让一些人觉得孩子太小没必要大了就会了。这种想法我觉得是错误的,大了是可以会,但可能做不好不想做因为没形成习惯。这在我看来却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事件之一。刚开始不会做替他们做,做到一定程度后就教他们做,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日后生存的必备技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人将无法生存无法活着。
3、陪他们做
,陪伴,是天下父母都该做的事,或多或少,都该有。就算再忙,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也要尽最大努力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亲的关心陪伴有被关注到。在陪伴孩子时候要全神贯注地陪伴,不做或少做自己的事
4、让他们自己做
适当放开孩子,把孩子当做个体的“人”来看待,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原则地克制而不是无节制的要求,强迫做不愿意做的事会丝毫没动力,还会心底产生厌恶,作为父母为了让孩子多些童年快乐时光,少压制他们一些,多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适当地放手才可能让他们有创造发展的可能,在未来也会有更广阔的一片新天地。
这4件事是曾仕强教授传统文化里讲到的,相比看到过的一部分书籍,我更加认同这4个观点。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品德教育的基础,对孩子一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从孩子小时候做起,从小抓,抓住关键期,一切都还来得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