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
哥几个正喝茶闲谈,纠缠于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试验,设想我们是那些被测试的孩子,是会很快吃掉眼前的糖?还是愿意等待15分钟得到两颗糖?伟哥就突然发出了感慨。
伟哥是典型的理工男一枚,没事就爱琢磨。
“你们真相信一个四岁的孩子晚点儿吃糖,就会走上人生巅峰?”他严肃地说,“万一那天他就是饿了呢?万一他根本就不信你会给他第二颗糖呢?万一当时没吃的小孩就是牙疼呢?”
这都什么问题啊?看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又笑又气,却也不禁闪念,难道成功真的这么简单粗暴?一颗棉花糖会决定一生的命运?我的兴趣也来了,赶紧手机搜索,原来这试验真存在很多问题:
1. 样本单一
孩子们都来自斯坦福大学校区的宾格幼儿学校,都是斯坦福大学教授或研究生的子女;
2. 结论推断不严谨
米舍尔因孩子也在宾格上学,几年之后偶然问及,其他孩子们后来怎么样了?
在后续研究中,他们找到了当年参与实验的185人,其中有94人愿意提供SAT成绩。
3.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
即使延迟满足和成功有关,但可能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无法证明因果关系。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果壳网。当然,这不意味着实验内容错,但至少值得辩证的看,不是吗?
看到这我吸了一口冷气,断章取义如果披上科学的外衣,简直比有文化的流氓还可怕。接着又看到:
《Cognition》(认知)2013年刊文 Rational snacking,试验表明:
• Children wait longer in the marshmallow task when the experimenter is reliable.
• Children’s behavior on this task is likely influenced by rational factors.
• Self-control is not the sole determinant in delay-of-gratification success.
伟哥真牛,这美国顶级科学杂志已侧面证明了他刚才的说法——如果实验员可信,孩子们等待更久。换话句话说,如果不可信,马上吃掉是不是更聪明?
我把搜索页面给大家看,伟哥得意地笑。大家都感慨了一下,就又扯其他的去了。
我却禁不住想,棉花糖试验广为流传,它更像是一个成人的童话。我们太想找到一个命运的开关,轻轻一拨,就能照亮所有未来的路。面对生活中那些五颜六色的棉花糖,我们拿起来就吃,甚至比那些孩子更急不可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