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时,看到路口四个角都有烧纸的人。寒风中,火焰飘灼。时值农历十月初一,是祭祀亡灵的“寒衣节”。
农历十月,天寒时短,严冬来临。“寒衣节”就是人们把冥衣焚化给逝去的亲人,给他们御寒保暖,叫作"送寒衣"上路。这也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
关于“寒衣节”的来历,说法各一。最经典的说法源于“孟姜女”的民间故事传说。据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
谁知丈夫却累死在工地上,并被埋在城墙之内。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 哭倒长城40里。她最终用咬破手指“点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尸体,并用带来的棉衣为他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寒衣节”。
在济南市长清境内的长城村边 就有孟姜女哭倒长城后自尽的红石江(过去这条河不叫红石江,因为孟姜女投江后,河水变成了红色,就给这条河改名为红石江)。当地孟姜女的传说有近代出土的碑刻为证,以及百姓的口碑相传。
相传还有一个故事。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做得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
蔡莫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夫妻俩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在她的棺材前面边烧纸边哭:“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
烧了一阵之后,慧娘竟然开始敲击棺木,活了过来。她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大家看到活灵活现的慧娘都惊呆了。慧娘说,她到了阴间,阎王就让她受苦受难。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她,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她要钱,她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就被放回来了。
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都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于是都向蔡莫买纸。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当天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寒衣节自古就有。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在唐朝天宝二年时,发布诏令:“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
明代对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中国古代的家祭是有一套规矩的。人丁兴旺的大家庭更是复杂。《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里描写了贾家除夕夜拜影祭宗祠:
“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站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蓉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必,焚帛奠酒,礼必,乐止,退出。”
普通人家没有那么多排场,一般就是在家门口或十字路口画个圈,烧纸祭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