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课节充足,连着三节。本学期还有最后一篇精读课文——《灰雀》,为积极响应学校“早结束课程早进入复习”的号召,我决定把《灰雀》一课学习完。
第二节课前二十分钟检查学生朗读情况,专门找了些可能读不熟练的,结果出乎我意料,都读得还可以,尤其是睿同学声音比以前大多了,满满的自信。后二十分钟写生字,重点指导“郊”的写法,第六笔是向下按的一个长点,不要写成了捺,同学们还是没有把老师的提示听进耳朵落实到笔尖上,没办法继续写呗。
第二节学习课文。有人说,教师教授课文是示范,学生学习课文是模仿。我比较赞成,学以致用呗。
“没……我没看见。”此处的“……”表示什么意思?由此列宁得出了什么判断?
“小男孩的回答吞吞吐吐不干脆,说明他心里有鬼,在说谎。如果小男孩真的没有看见,他会怎么回答?”
“我没看见。”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磨合,我们师生之间的配合愈来愈加默契。
当我们对深红胸脯那只灰雀去向的探究越来越明确的时候,孙丰国同学突然举手,“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你请讲。”我伸手示意。
“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走那只灰雀啊?”
这个问题简直是问得太及时了!可谓最恰当的时刻提出了最恰当的问题。
“掌声在哪里?”
当掌声想起的时刻,国同学不住的向同学们鞠躬。(刚刚学习完《掌声》一课)
“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走那只灰雀?”我重复着这个令我激动的问题。
“小男孩太孤单了,他想让灰雀和他作个伴。”
“有道理。”
……
“小男孩看着灰雀很漂亮,就把它捉回了家。”
“也就是说小男孩也挺喜欢灰雀。”我补充说。
“嗯。”
“列宁喜欢灰雀,小男孩也喜欢灰雀,他们喜欢的方式一样吗?”
同学皱眉思考。
最终达成共识:列宁喜欢灰雀是给它自由;小男孩喜欢灰雀是限制了它的自由。此种喜欢不可取。
由于国同学的一个问题,很自然的就把对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入。这比老师提问强了若干倍。
“老师,我聪明吧。”课下国同学笑迷迷地问我。
“聪明。只要积极开动脑筋,一定会越来越聪明。”
“回家我就告诉我爸爸,现在我变聪明了。”
望着他一蹦三跳走在放学的路上,美美的祝福立刻涌上我的心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