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时间紧,任务重。
春争日,夏争时。
昨天晚上忙了大半夜,小麦打完了,往家里搬麦粒,和麦桔杆,忙到半夜12点钟,还好下半夜美美的睡一觉。
清早起床,人们忙忙碌碌吃完早饭,迎着东方刚升起的太阳。心清,气爽,的到生产队部去集合。
他们拿着自己要用的工具,牛老大,看见人员都到齐了,领着出发了,到南山上去种玉米。一路上牛老大扛着耕犁,牵着两头牛,这牛往家走的时候,屁颠屁颠的往家跑,往山上走,他走的就很慢,牛老大着急的打一棍,随着牛的漫步悠悠,牛老大唱起了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在不受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虽然这歌唱的很不专业,粗声乱调,很不雅韵,但醒脑提神,苦中作乐,逗的大伙,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啊,来到了地头上,牛老大,放下肩上的耕犁,把牛牵到草好的地方,让牛吃草。他化着了一只洋火,点着了烟袋祸抽起了烟了,他东望望,西瞧瞧,迈开了脚步,用腿丈量着田地,最后在地中间用脚化了一趟沟,这大概也就是抽着烟,做火力侦察吧?
烟抽完了,牛老大,把烟带握在手里,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牛老大开始讲话了。“今天中午,肯定真热,俗话说,露目子日头,独离子蒜,杨头老婆,低头汉。”
“老牛大哥,老牛大哥,你等一会儿说,怎么割着小麦种植玉米?怎么说起了杨头老婆,低头汉,你这不是跑题儿了吗?”
“扬头老婆厉害,低头汉厉害,今天中午的太阳更厉害,所以大伙要趁着风凉加油干,等到天热我们旱放工回家,休息休息,今天晚上还得上场打麦子。
牛老大继续接着说,我在说这个种玉米的,男同志躺脚窝的,脚尖顶着后脚跟,要躺出一条线,玉米的行距在一米二左右,玉米的间距在八寸左右,一定要把握好玉米的希密,种希了到秋天收不着粮食,种密了他长不起来,躺窝的男同志,要把窝淌成一条线,不要东一脚西一脚,到时候锄地不好除,我们做事不能光考虑自己,要考虑后续的工作,念种的一个窝,念2粒到3粒种子,防止有的种子不发芽。把种子念到窝里,不要在地面上露着,露在地面就叫喜鹊拾吃了,那我们秋天还收什么庄稼?后面跟着抹窝的,一定要把地抹平弄个草爬了,把地拉好,抹平保证玉米出的苗全,苗壮。”
牛老大的一席话,再普通不过的人生哲理,他在告诉子孙后代,徒子徒孙,怎样种庄稼,怎样做人?干事不要专考虑到自己,要考虑到后续工作。
牛老大,尊敬的长辈,暖暖的语言,掏心掏肺的交流,鼓起了小组全体成员的干劲,他们热火朝天,汗流浃背,等到太阳真热的时候,玉米已经种完了。
他们高兴的说着笑着,牛老大扛着耕犁,牵着两头牛,这人畜和一,人宇和一,载歌载舞,人间最美的一幅画,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