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
今天和你谈谈看到的一句话——对90%的学生来说,学习好坏,智力因素只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这些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甚至对智力超群的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总结自己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谈到自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3岁的科技大学学生周峰,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量化的学习习惯。周峰认识汉字,记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是走亲戚串门也从不间断。一年下来,3000多个汉字记住了,3000多个英语单词也记住了。
定时学习的习惯。周峰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自觉性极强,不需要别人提醒。比如听英语广播,他会准时打开收音机。
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周峰学习起来全神贯注,思想不开小差。
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也适用于人的心理,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状态。一位勤奋惯了的学生,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自觉学习。如果外人强迫他停止学习,去玩游戏,他会觉得不习惯,甚至厌烦别人的打扰,拒绝去玩游戏。一位懒惰惯了的学生,别人不说,他总是懒得动,家长老师逼得没办法了,才学一点;外力一停,立即又不动了。
习惯是一种力,是一种能量。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能使事情变得省力,变得容易。
好习惯使人不由自主去学习、去工作、去助人,为什么?回答:学惯了, 不学难受;干惯了,不干难受;帮惯了,见到人有困难不帮便难受。坏习惯使人不知不觉地,很省力地,很轻松地去拖拉,去懒惰,去干扰人。他为什么那么做,细想起来,不为什么,就是拖惯了,懒惯了,干扰惯 了,不干扰也难受。
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
固定时间固定空间,把要做的事情形成一个流程,完成它就不需要耗费很多的意志力,用习惯来驱动行为。
这个妈妈很有发言权啊。到校前的时间用来运动,到校早饭后的时间用来写作,下午课后时间看书,晚饭后修改文章发布公众号,1234这四个时间就是固定的,去做,不需要做自己思想工作鼓励自己动起来,已经到点就开工的习惯了。
这个理念可以用一辈子。形成流程,形成习惯,形成一股力量,不需要损耗太多能量去完成重要的事情。
放到现在高考前夕,你也可以考虑一下,哪些学习可以固定时间空间,形成习惯。
最后,保持学习一定紧张度,又不过分焦虑,这份平衡你要思考。神经始终紧绷肯定不行,全身活动的时刻对保持心态平衡很有好处。
运动,减压又增加活力,你妈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同样24小时,完成工作任务之外我跑步十公里,写文至少两篇,读书至少半小时。能量来自运动,它完全提高了我的效能感,自我掌控感,建议你伤神同学的时间用来运动,哪怕在走廊上跳一跳,你的心情就会很嗨,心情放松了,转身回教室脑袋上哪还有愁云。
同时,祝你从此拥有被他人讨厌的勇气。宠辱不惊,因为与你无关。
妈妈 2024.3.1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