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作者: 慎独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12:01 被阅读0次

  今天《人民日报》弹出了这样一则消息:“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感谢您送了我们一个有趣的童年”。今天才恍惚知道《西游记》的导演是杨洁,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经典画面,“杨洁”二字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般从童年的记忆中飞过,更多的是师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感化众生。也许我们太稚嫩,也许《西游记》剧情写的太成功了,我们只记住了吴承恩,而忽略了这位将伟大经典作品推向银屏的女导演。面对资金短缺,演员不断更替,外界不断质疑等棘手问题,相信杨洁的取经之路也异常坎坷。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马德华的猪八戒轻浮呆萌,闫怀礼的沙僧憨厚持重,徐少华和迟重瑞的唐僧珠圆玉润的高僧形象印象深刻。尤其六小龄童的孙悟空,那般神形合一,完全将猴子的“精气神”演活了。无疑成了那个时代的巅峰之作。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杨洁无疑是幸运的,她遇到一群好队友,开黑的路上尽管风霜雪雨,寒冬烈日。偶尔打打怪,刷刷野,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众人不堪其忧,回忆不改其乐”的精神状态为国人送上了一份经典大餐,也许她本人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想演好这部剧本,从此以后,她指导拍摄的《西游记》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唐朝玄奘为探究佛教各学派分歧,于贞观元年独自一人前往印度,爬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得真经。并写成后来影响深远的《大唐西域记》,于是有了吴承恩的《西游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王宝强的《大闹天竺》等一批电视版、动画版、电影版的作品。每一个版本都赋予了某个时期的特殊元素,西游记所带给我们的故事日久弥新,只是感叹经典不再,经典永驻。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当下以被碎片化的作品不管从构思方式、制作效果、剧本的选材还是演员本身的职业素质都已成为一种“快餐式小点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带来更多的是视觉上或者精神上的短暂刺激。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艺术文化的一种扼杀,侵蚀了根基,浮躁了大众。这是一个“愚乐”的时代,独乐了不如众乐乐。这是一个大师渐去的时代,所以这是 一个特别怀旧的时代!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从大唐到那烂陀,我们走了三十多年,也走了一千三百多年。

相关文章

  • 《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今天《人民日报》弹出了这样一则消息:“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感谢您送了我们一个有趣的童年”。今天才恍惚知...

  • 玄奘法师小传之五 学海无涯

    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六百三十一年秋天,玄奘到达了他心中的圣殿——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为玄奘的到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

  • 等待...相逢

    每一次看到这一段,我都很感动、很欢喜。 玄奘菩萨历经三年,从大唐到达他的目的地那烂陀寺拜见戒贤法师,当戒贤法师知道...

  •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五十赞佛颂 尊者摩咥里制咤造 大唐沙门义净于那烂陀寺译 世尊最殊胜, 善断诸惑种, 无量胜功德, 总集如来身。...

  • 唐太宗给唐僧一本通关文牒,110个国王无人敢懈怠究竟写了什么

    大唐玄奘法师,历尽千辛万苦,跑到那烂陀寺,取回经论657部,辛苦译经,创立唯识宗。但是没过多久,因为他创立的宗派太...

  • 大雁塔。墙

    玄奘, 又名三藏, 思想泛滥的和尚。 一次艰辛西行之旅, 天竺烂陀寺让他变得疯狂, 思海决堤淹了盛世大唐。 镇海大...

  • 印度大雷音寺

    印度大雷音寺 大雷音寺,为印度的那烂陀寺,古代中印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在王舍城附近。 大雷音...

  • 佛言:念佛最上智,永不堕恶趣!

    ——>《大乘经言:念佛是最智慧的人!》 那烂陀寺镇寺之宝《僧伽吒经》讲过一个故事:一父母为给生病的儿子治病,听从一...

  • 灵宠(圆礼师父)

    我就再讲一下灵宠。 在藏传佛教当中,绿松石的运用很早,佛教东传的早期,藏王用三十三克绿松石,从印度那烂陀寺迎请寂护...

  • 遥远的那烂陀

    虚幻的世界 对我的影响 胜过一切 没有那个精神世界 我不会有勇气活着 亦无法坚持到现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大唐到那烂陀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uf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