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正就读于一所艺术学校,可你讨厌这儿,于是你辍学了,来到了纽约。对大多数人来说,搬到纽约意味着梦想近在咫尺,但对你,这只是铩羽而归。你在这里长大,现在的回归,不过意味着外面的世界里徒劳无功之后,又回到了曾经出发的地方。
——《无处停歇》
在去贵阳的动车上看了这部小说,晚秋的清凉混杂着领座“小美女”浓烈的香水味,窗外霓虹与群山相间而现,似乎也迎合了女主角安德烈娅·伯尔尼或明或暗的生活。这是近几个月来看的第一部小说,只是因为封面那句话很有意思“你害怕的就是这个世界,还是茫然未知的未来?”挺有意思。更有意思在于如此一句细腻内心的感性小说封面语与我最近听到的一个极为理性的老师的观点极为契合,那便是来自于厦大的许文彬教授,作为金融学教授,他也谈到了世人茫然未知的未来,当然这个未来是金融业的未来。
去年这个时候,还在歆羨金融界朋友四两拨千斤的故事,今年却感受到他们的愁云密布,当我还在请教“杠杆”是什么的时候,“去杠杆”政策已经出台。于是上篇文章谈到的蒋犇先生戏谑的说道,及时止损带上现金去越南柬埔寨,感受依旧处于精英阶层的满足感。因为数据总是让人胆战心惊:
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据上市15家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2017年全年各银行裁员3万多人,减幅超过1%,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减员都在8000人以上 。银保监会统计数据也是如此,自2016年5月30日至2018年5月28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共退出4591家,从2017年后半年开始银行退出网点数目同比增速平均是55%。
于是无法潇洒的说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朋友们只能在朋友圈中自我调侃着“消费降级”后的生活。但生活还得继续,那出路又在何方?许教授谈到一个公式我很赞同:Y=A+BX,与其纠结于X不如把握住总多不确定因素中的确定性因素A、B,那这个A、B是什么?我们纵观历史,就算是毁灭式的一战二战,依旧有一样东西是其间熠熠生辉,那便是科技,从飞机坦克到青霉素的研制,技术流依旧未停止它发展的脚步。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到的一个观点,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依靠的是产品的稀缺性与时间地域差,而后当交通逐渐顺畅,垄断成为资本家的追求于是出现一些金融资本金融寡头,而今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规模驱动逐渐向技术能力驱动过度,简单而言就是技术宅的春天来了。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与物理网点与柜台人员减少相对比的是: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共布局建设自助银行16.84万家,较上年增加7300多家;自助设备80.26万台,其中创新自助设备11.39万台,自助设备交易笔数达400.06亿笔,交易总额66.13万亿元。
毕马威在一份报告中宣称:到2030年银行可能“消失”,人工智能将接管客户的几乎所有生活与金融服务。
从今年重庆智博会的火爆程度我们更可以了解到,这技术宅经历了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的过渡,共享经济也应运而生。

我们发现知识经济在如今更加凸显他的魅力,你是否发现你身边更多人开始认识到知识、技术的魅力,自我补充或是依靠其获取直接经济利益——各种各样的培训骤然兴盛,毕竟对自己进行知识投资是一本万利的,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可控项。
所以,无论你是害怕这个世界,还是担心茫然无知的未来,顺应时代而变,掌握生命中的不可变项便是重要的一环。
——数据源自许文彬教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