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按理说公众号红利期早已过去,为什么这个时候我还想搞个公众号?
坐在窗前,望着屋外淅淅沥沥的冬雨,我又开始慢慢喝枸杞红茶,认真思考。
01.积善利他
作为屌丝一枚,屁民一个,没指望靠公众号成为振臂一呼应声云集的大V,也没做过“轻松日入1000+”的白日梦,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咱没那个能力,一名纯粹的吃瓜群众。
作为屌丝一枚,因为穷,兜比脸干净。以前上学时,家里没有钱;后来工作了,企业不景气;现在不惑了,家有吞金兽。
作为屌丝一个,因为穷,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形成付费意识和付费习惯,不赞成“付费是最省钱的方法”,在我心里,金钱>注意力>时间,一门心思想白嫖。比如做PPT需要背景图,PS设计需要素材,第一想法是在网上找一些免费的图片;学习一门技能,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报班,而是先看看网上有没有免费教程,再看看相关书籍。说到看书,虽然学习不好,但是对于看书是非常喜欢,小时候在村里长大,喜欢看连环画;上中学了,喜欢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上大学了,网吧上网太贵,1小时3块,图书馆的书和电脑免费;所以这么多年过来,看书这个习惯也没有丢下。不好意思,跑题了,关于看书,以后有时间再聊。
平时,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去百度,然后再看看书。看书也是有讲究的,能借的,绝不买;能在网上看的,绝不花钱买纸质书。看电影亦是如此,一年去电影院的次数一只手可以数过来,大部分电影还是从网上下载。当初学习PS,靠的就是一本《Photoshop从入门到精通》,再加上偷师打印店妹子。去年自学Python,也是一分钱没花,看视频看书加上敲电脑,零基础入门,感兴趣的可以搜索51DayDayUp这个公众号。
啰哩吧嗦,说了一大堆废话,一句话,我想把这些年免费搜寻的资源、技能、教程和走过的弯路,和大家分享一下。
前几天读了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其中一项讲的就是“积善行,思利他”。古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稻盛和夫强调,要多行善,多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以亲切、同情、和善、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为他人、为社会竭尽全力,这是使人生亦是使经营朝着更好方向转变的唯一方法。
深以为然!我就是想这样免费分享优质实用高效的干货、技能和宝藏资源,包括但不限于Word、Excel、PPT、PS、Python|书音影|软件|网站|考研考证考级。
02.断舍离
一直想整理一下自己的资料库,以前觉得东西放在本地电脑上比较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每次更换电脑都需要费劲把资料拷贝到移动硬盘,再从移动硬盘拷贝到新电脑,下次再换电脑时,硬盘资料更新没更新也不知道,导致一个文档多个版本。还有一个问题,资料太多了,很多资料在硬盘里吃灰,比如2100部电影,300G电子书等等。
用一个词形容自己,松鼠症,看到好东西就想收藏起来,不管是视频、教程、文章,总觉得以后可能会用上,先收藏起来,等以后再说,但是,这个“以后”可能永远不会出现。Read it later,实际上Read it never。只囤不用,久积成病,就像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最后实际很少吃。虽然明知道这个样子不对,但是下次出现好文章好教程,还是会手贱地点个星星收藏。这是病,得治!
要学会断舍离,给生活作减法。
有必要对自己的资源库进行一次大清理,借着公众号更文,只保留真正有趣有用的内容,保持更新,去粗取精。
03.授人以渔
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来,其实很简单,提供一个网盘链接就可以了。但很多时候,你给别人提供的东西并不是别人真正需要的。有句话,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稀罕。再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找资源的方法更重要。所以,我也会将自己找寻资源的辛酸过程和大家一起分享,让你自己学会找资源的方法。
04.治病救己
最近几年,越来越发现我表达能力欠缺,滔滔不绝讲半天,车轱辘话翻来覆去,结果别人不知道到底说的啥;脑子里想法一箩筐,思绪万千,坐下来写,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最终写出来了辞不达意。
还有一个,我是拖延症+懒癌晚期,工作不到最后一刻不想开工。比如,想做公众号,2021年12月中旬就有想法了,因为一个名字,折腾了十天半月,12月24日终于搞定;准备写文章,过了一年,1月4日才发出第一篇荐书稿。
我想通过写公众号,锻炼一下自己的表达能力,也通过做这件事来治病救己。
2022年,我定了个小目标,每周更新2篇文章,一年100篇原创文章。
待到一年后,再来看这篇文章,希望“她在丛中笑”。
余是以记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