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谈写作
彩色的思想泡泡-你务需才华足具,灵魂深刻,方可一试戳破它?

彩色的思想泡泡-你务需才华足具,灵魂深刻,方可一试戳破它?

作者: 清言卿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19:14 被阅读16次

    悲剧性的缘起

    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三国群星璀璨,主角峥嵘。

    在一个国家人口锐减了70%的东汉末年,杀人盈野,血流漂杵。当时两个最大的一线城市,长安被多次屠城,洛阳被夷为平地,同时伴随着最华彩的群雄争霸故事拉开帷幕。“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我们看到一个坐拥雄兵百万,战将千员,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气魄恢弘的曹操;我们看到从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一路弃星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却永不言弃,到最终崛起于西南益州的刘备,我们看到广泛团结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江东名流望族集团划江而治,审时度势的权谋高手孙权。

    然而三国群星璀璨不过是大时代里的一朵小浪花,门阀氏族终将崛起,夺取胜利果实,取代个人英雄主义的无序时代,开始王谢堂前燕的门阀精英治理。

    2、如唐朝张说《邺都引》所写: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二、关于万历十五年的时代影响及阐述的人物悲剧性命运

    1、时代影响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近些年在学界和知识阶层爆得大名。

    其实本书在学界的讨论和鉴识多年前就已经成为历史,只是借《人民的名义》故事主角的传播,重新大热。这本书对于历史常常考一百分实际历史知识了解却不到百分之一,脑子里塞满了无产阶级革命史观,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阶层,是足以拿来炫耀和谈论的。它足够晦涩,也足够文艺,也有足够的人物传奇故事,属于高大上白领小资话题之一。

    尽管我个人认为最能体现黄仁宇历史观的其实是他的一部中篇历史小说《汴京残梦》,以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作为人物题材,当然它既然是小说,就不容易被当成历史观来读,反而流传甚少。这就好比陈寅恪先生尽管著作等身,学生们却认为小说《柳如是别传》才是陈先生的思想载体。

    2、时代悲剧性

    我们今天不谈这本书的写法与传统史学论述的显著不同,这一点使其别开生面,广受赞誉也饱受质疑。也不谈作者常常强调的模糊不清的大历史观。我们关注的是,作者在自序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悲观性论断,它一鼓定音,振聋发聩,确定了全书的总基调: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

    黄仁宇这样写道:“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人则身败兼名裂”。

    作者笔下的万历十五年,和明朝的其他年份一起,构成了一个完全没有希望的时代。

    3、时代的洪流与生命的幻灭

    我们在这样的悲剧性结论里,看到了人的所有努力的全部幻灭,无所谓善恶与忠奸,无所谓理想与抱负,无所谓能力与才华,也无所谓拼搏与奋斗,总之一切均没有好的结果。这是人的生命有限作为与巨大的时代浪潮逆流的结果,它只是激起几朵浪花,终将被洪流所掩盖。

    三、生命灵性的短暂与物性相对永恒的悲剧对照

    1、灵性与物性

    我们常常会在大自然面前感知到人的渺小。作为有意识的人类生命,是一种灵性的纯在。

    生灵在空间维度上的灵活性,却有时间维度上的短暂性。个体的灵性越高,个体的独立性越低,越需要广泛的合作形成种群、社会,相互依存,个体的存在度也越弱。相反物性越高,存在性越高。比如岩石,它在空间维度上除了风吹日晒,地壳运动的发生,它很少变化,在时间维度上就反而持久。

    王东岳先生提出的所谓递弱代偿原理(尚未被科学及哲学共同体认可):物性越高,灵性越低;灵性越高,依存度越高,稳定性越弱,存在度越低。

    这里就引出了人的生命有限性与自然的相对无限性的悲剧,群体生命的有限作为与大时代逆流引发的悲剧,个体生命的短促与物性的相对永恒的悲剧。

    因为这样的悲剧性,站在烽火台上就会感伤: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登滕王阁会吟唱: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大观楼会感慨: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人与物的悲剧性对照,借景生情,我们就会理解,物的永恒性与人生命的短暂性。

    2、个人功业与历史洪流

    所以如果我们读唐浩明的《曾国藩》、《张之洞》、《杨度》近代人物三部曲,就会感受到建伟烈丰功,千秋家国梦的破碎;读高阳的《胡雪岩》,就会看到从红顶商人赏穿黄马褂到灯火下楼台的幻灭;读姚雪垠的《李自成》,会读到英雄终归末路,壮士必将穷途,美人凄楚迟暮的落寂;看二月河《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皇帝》的落霞三部曲,会看到不管如何殚精竭虑,心力憔悴却依然步步惊心,代代陨落。这样的大时代的悲剧性,是由人生命的有限作为谱写的一曲悲歌。

    如红楼梦的《好了歌》: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肠,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如桃花扇的《哀江南》: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在大历史的洪流里,无论怎样的浓墨重彩,都化不开时代的悲凉底色。人逆水行舟所建的不世功业,与胜天半子的抱负雄心,终将化作悲伤,逆流成河。在这里,我们会懂得,人的有限作为与历史洪流对撞的巨大悲剧性。

    四、从宇宙意识看人的生命意义

    1、从巨大的悲剧性中,自我觉知能力强的人体察到了与宇宙的某种微妙联系,进入了清澄的宇宙意识状态:

    如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如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风流人物毛泽东,思接千载,跨越千年回响: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清风、明月、流水、落花、春去的自然宇宙流变中,感知生命宇宙的脉动。

    如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人的精神超越性

    在宇宙意识里,人的所思所感超越了悲剧性,没有憧憬,也没有悲伤,仿佛一曲宁静悠远的春江花月夜。

    我们在小说《德川家康》里,通过佛的双眼,静默的注视着芸芸众生,他们或许因为环境,或许因为时代,或许因为性格,人性的交织在环境与时代,也就是在空间与时间两个向度,走向其无法逃避的宿命。没有悲悯,也没有哀伤。正如老子的道德经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祭祀用草扎的狗)。

    3、寻找生命的意义

    所以人类所生存的世界,先要求存,生存是宇宙的第一要义;然后求知,融入人类社会,广泛协助,建立依存度;然后求真,追求美学哲学的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抛开尘世的狭小,给心灵以自由;最后探索生命的意义,生命本来没有意义,我们要为它寻找一个。如三体所说:“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小说的美学

    一、毕飞宇的《小说课》是关于小说技巧的书吗?

    这更像是一本艺术鉴赏美学文集。

    尽管这本书里收集的内容是给南京大学中文系上的文学鉴赏课,但本书涵盖的内容,远非小说技巧这么简单,它借助小说这个载体,谈的其实是美学和艺术鉴赏的范畴。

    我们读过类似《傅雷谈美术》、丹纳的《艺术哲学》、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这些书是以美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来谈艺术和审美。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以诗词文选作为审美对象,来谈艺术和审美。而作者是借小说这个题材作为审美对象,来讨论同样的话题。所以可以当做一本艺术鉴赏美学文集来看。

    二、写法有何不同?

    作者的写法不同于李泽厚的《美学三书》,利用考古学和文艺理论,对美学做了惊鸿一瞥的掠影,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偶露的鳞爪峥嵘足以仰视赞叹;不同于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与你促膝谈心,娓娓道来;也不同于易中天的《破门而入》,如闻战鼓,步步紧逼;还不同于房龙的《艺术的故事》,渊博浩瀚,信手拈来。

    作者从小处入手,逻辑缜密,丝丝入扣,同时又漫天撒网,包罗美学的万千气象。正如他最出彩的第一篇,通过剖析1700字的促织,讨论了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窥小窗看苍山延绵,枕扁舟听波涛汹涌。

    三、如何把书读厚?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促织本身只是一个引子,其实作者背后的艺术鉴赏和美学建构能力才是这篇评论的关键。这是把书读厚的经典案例,如果没有庞大的知识架构,不可能在一篇1700字的超短篇里,讨论如此宏大的议题。其实这篇文本也并不长,估计也就是上万字,但是艺术的鉴赏格局及美学气象是恢弘的。

    走与走的鉴读

    先看林冲风雪山神庙,林冲这个人物的“走”,在走与不走之间体现的巨大张力和水泼不进的严密逻辑。

    与李逵的一片天真烂漫不同,金圣叹评价: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劳,做得彻,都使人怕。

    在故事中,他首先是使人恨的,恨他的怂,恨他的优柔,恨他的不争,然而也让人怜,怜他的不易,怜捉弄他的命运,和怜他不得不走的抗争。这其实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自己在现实中软弱和抗争的两难处境。

    在性格的复杂性上,他的一步一步往前走,却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反面。他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是他自己不想走的,然而又不能不走。在行动与内心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对抗和对立的力量。所以说演员中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这种巨大张力的表现,没有演员不怕的。

    在另一个红楼人物王熙凤的“走”里面,作者看到了一个反逻辑的写法,他发现了大量的飞白,其实讨论了文学中的一个大问题,也就是实与虚的问题。发现了一本被删去的红楼,一本不写之写的红楼,一本将“真事”隐去的红楼,一本更厚,更广,更大,更深的红楼。它严重反逻辑。

    其实红学发展这么多年,关于红学的显学可以说已经挖掘殆尽,比如大的诸如作者、结构、人物、篇目,分项比如诗词、建筑、造园、医药。只能开始向隐逸的方面考据,前些年比较红火的刘心武谈红楼梦就属于这个流派的一支,他认为小说在现实中都有很实际的映射。连康熙废太子都出现到了红楼的考据,也是很有意思的另类解读。王国维先生据说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研究了红楼,案头虽有,未能一读。最有趣的要数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有一次喝醉了,满脸通红的在课堂上说,收集了大量文革时期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史料,打算写一本关于红楼梦的书。也不知道是想通过红楼写意识形态的重要性,还是写关于意识形态的红楼梦,也不知道成书与否。我猜测少不了揭露资产阶级的万恶与腐朽,封建地主老财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代表人民群众的焦大,无师自通的具有极高的政治觉悟,你看他的思想性和批判性,一针见血的指出封建统治阶级:“只有门前的两对石狮子是干净的”。我至今很难想象翻身做了主人的焦大,会把荣宁二府积极改造成什么,一定不会是秦淮烟柳,风帘翠幕,很可能是东北解放前的大澡堂子。

    话归正题,在写王熙凤的“走”,其实作者想通过在探望临死的秦可卿后,王熙凤的反常的行为描写,也就是行为反逻辑的部分,说出未写之写的红楼梦部分:王熙凤与秦可卿老公贾蓉的关系黑洞。它是通过留白之处联系起来的,让读者看到了除了人前我们熟悉的那个,精明能干,撑满全场,无微不至,充满权力欲望的王熙凤,还有人后那个步态妖饶,美不胜收,迫不及待,充满情色欲望的的王熙凤。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也一样是:“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劳,做得彻,都使人怕。”的狠角色。

    两本名著,两位书中名角,在“走”这个语义上的共同点上,触发了作者审美的不同点,作者看到了逻辑与反逻辑,看到了走与不走间的两难,看到了走的步态中隐藏的欲望,看到了作家能力与权力的关系,以及文学可以到达的不写之书的高度。

    自下而上,观念的演变

    自下而上的演变理论的适用边界和前提

    从讨论的16种演变体系可以看出,无一例外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具有需要不断迭代的演变历程。非线性系统的特征就是具有混沌特质,它不取决与要素的数量叠加,而取决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催发涌现出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逆生长,最终形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在路径明确,反应线性,或者在迭代次数有限的非线性领域里。知识或可推导,未来或可通过经验观察传承,具有相对确定性。在这些维度,自上而下做顶层设计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比如工厂的流水线,比如盖600米高的大楼。如果不是应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用各类已经总结的经验和科学原理,先绘制设计蓝图,再组织生产,就无法保障使用的安全、科学、舒适、合理。自动自发的自下而上只能出现无数的混乱和无效的坏结果。

    自下而上观念的提出,为什么我们容易觉得很颠覆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世界里。我们的体制、单位、生产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都是自上而下的。

    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技术的跨越可以飞速前进,但观念的进步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谈到观念的进步:比如秦一统六国,从小生长在分封邦国的东周列国人民不接受统一帝国的理念,一旦有人揭竿而起,则天下响应,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等到刘邦项羽两强争霸,重新形成统一的汉帝国,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全民思想控制体系,帝国才真正扎根生长直至到清王朝覆灭,这时候持旧观念的一代人已经消亡,或者已不再是推动社会创造的主流人群。我们从清帝国的灭亡到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观念变换的过程。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戊戌变法的百日维新,到孙中山的三明主义,到铁血共和。从学习日不落帝国王室与内阁,日本的明治维新到袁世凯称帝又到张勋的王朝复辟。从四大家族整合中上阶层精英控制加底层乡绅的社会治理,到学习苏联无产阶级整合工人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再到发动底层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的社会基层整合动员,再到推动市场在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历史走过了几代人的时间。持旧观念的人在影响力上的逐步消亡,新观念从边缘崛起到进入主流。我们今天以成败论英雄,但所有的尝试未必不是有价值的。如果学习明治维新可以成功,那么后面的生灵涂炭,流血牺牲是否就可以避免?当然历史无法假设,它是自下而上的。

    农业文明的特征是大规模简单协助,人员长久固定在耕种地上,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主导的家族为特征,底层是开明乡绅治理,熟人社会,国家是郡县制,皇权至上。这些农业特征推导出的文明特质就是也必须是自上而下的。我们依然生长在文明的过渡环境里,西方商业文明重契约、强调个人奋斗,参与竞争、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更符合自下而上的观念。在我们这代人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群,在两种思潮间摇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倾向,整体而言,依然还是有很颠覆的感觉。

    在互联网为特征的行业里,自下而上,分布式计算,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设计师。创新和发展靠个体在环境中崛起,涌现。

    在传统具有流水线特征的行业,或可控变量,可控迭代次数的行业,比如建筑业。自上而下根据蓝图设计,统一筹划,分工合作,提升效率,减少试错成本以保证竞争力是正途。

    归结一句话:线性系统,简单系统;有规律性和经验可传承,迭代次数或变量有限的非线性系统适用自上而下。多变量,多次迭代的非线性系统,复杂系统,适用自下而上。

    哲学的底层是:看万物:卢克莱修的唯物史观,看自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看社会: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反脆弱的世界

    一、描述:世界是非线性的,具有混沌特质。某些事情的发生有如混沌中的分岔点,将永久的改变事物的方向和进程。这些大的分岔点,就是所谓的黑天鹅事件。

    我们在阶段性线性发展的进程中(比如读书、比如一份稳定的工作),容易以以往方式来看待和面对下一个阶段,然而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将会扫荡这些陈旧的观念。比如考上大学,进入一个行业或职业通道,这些都具有显著的分岔点特征。从此走向将大为不同,而职场的转换或者创业,对于生活都是显著的黑天鹅事件。大到国家依然如此,比如一战、二战改变世界格局。比如1919年,2008年的经济危机改变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都是如此。

    如何预控坏的黑天鹅,书里提出反脆弱的概念

    二、联想: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进行对照,汤因比研究了上百种文明,发现幸存的文明只有20多个,而一直存续未中断的文明数量更少。文明经历了挑战和应战的过程,挑战过大,超过压力承受限度,文明覆灭。没有挑战,过于安逸,也流于腐朽而最终覆灭。所以对合适压力的挑战和应战,是保障文明存续的条件,也就是具有了反脆弱性。这同样符合刻意练习原理。小步试错,不断迭代,从失败中反脆弱,这是进阶的幸存者之路。

    三、启发:1、抓住大的分岔点,向好的方向演进,人生境遇将从此不同。2、使用杠铃策略,小步试错,建立错误纠正的冗余备份,可以有效规避坏的黑天鹅伤害,捕捉到好的黑天鹅事件。3、生活中并非没有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眼睛寻找什么,视觉才发现什么。关注黑天鹅事件,在到来时做好准备,修炼出反脆弱的能力。这是底层原理给我们的启示。

    生命的跃迁

    这本书尝试对成功做一些方法论的总结,从高手的暗箱开始,寓意有可放大成就的技术,到技术原理的说明和应用事例,作为工具的学习方法论。再到所谓的跃迁,进入泛哲学和方法论的范畴,最后回归心法,也就是价值观层面。这是全书的脉络。

    作者其实在技术原理和学习方法论上有不错的心得体会,写得也深刻和有洞见,其余部分更多是概念+故事+格言集。推荐只打甜蜜区的球、头部效应、迭代、功利学习法、终身提问这些章节,更为深入和有见地。其余部分闪光之处也很多,但不及这些章节部分。

    红楼梦的篇目方式是空——色——空。所以本书如果从价值观入手,到方法论再回价值观,也许会显得更深刻,不只是工具书的模样。

    启发:道理人人懂,难的是实践,更难的是理论未必有可实践的具体路径。本质的原因是人的时间精力是稀缺的,价值观取向各异。我们说天时、地利、人和、取势、明道、优术。抛开唯物论,其实还有神助。这里不是所谓的天钩,指真正的神,而是复杂系统里渺难寻觅的一些缘故,系统细微的变量,在人生的分岔点出现不可逆生长,从此路径各异,结果不同。我们只能假装有掌控能力,在系统里寻求一些似乎可行的方式方法,为我们的生活装点一些追求,一点意义。让我们显得不那么像失败者。成功是一维的,并不适合所有人追求,作者的另一本书《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讲述了这一点。

    湍鉴之见

    一、湍鉴是一本比较晦涩的书,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混沌作为一个理论的提出,目前并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解释系统。只有一些零星发现和联想类比事件。真正比较能站住脚的理论是镜面部分,也就是有混沌的地方就有分形,这是一个重要发现。作为理论的研究,需要很多异缘联想,通过许多未知现象的观察,以获得启发,找到蛛丝马迹。

    二、混沌理论是一个在非线性世界里的奇妙现象,人们并未一窥究竟。然而诸如反馈、迭代、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异引发的结果,分岔点的出现,分形的研究均解开了冰山的一角。书中提出了秩序与混沌的关系问题,大胆猜测秩序是混沌中浮现的岛屿,然而只要外部的一点细微介入,原系统就会彻底崩溃。

    三、分形自相似原理。内部形态会在外部环境里走过相同的印迹。然而由于外部的不同会呈现放大或缩小的效应。比如拥有表演和表现能力,在大平台上会呈现出明星效应,而在乡村,就会是一个优秀教师。内在的能力逻辑并没有变化,外部系统的不同作用,自相似也有不同的结果。

    关于分岔点,大树的总体形态类似,而每棵树均不同,源于分岔点的不可逆生长。人生的路径亦不可逆,关注分岔点,也就是非线性世界的关键节点,实现路径跃迁。内在能力在不同的外部生长树上实现技能迁移和相位跃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彩色的思想泡泡-你务需才华足具,灵魂深刻,方可一试戳破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vy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