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那年,喜欢练武术,三天后,兴趣卒…
10岁那年,喜欢电子琴,两周后,兴趣卒…
15岁那年,喜欢写日记,半年后,兴趣卒…
19岁那年,喜欢街舞,一年后,兴趣卒…
以至于后来不敢在任何兴趣上投入时间和金钱,只因不想承担选择的后果,最后索性不去做,心里那句“别去,反正你也坚持不下来。”影响我至深。
然后就真的变成了一个不再尝试的人,对任何兴趣都浅尝辄止,一面羡慕着那些长期热爱一个兴趣的小伙伴,一面暗自神伤,悔不当初自己为什么没有坚持。
直到学了生涯的课程,我才忽然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
古典老师说:尝试过但失败了和压根儿没尝试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前者让你更智慧,后者让你更懦弱。这句话像是一枚炸弹,将我内心那点可笑的保护自恋不受伤害的心思炸的粉碎,让我开始正视自己。

我的兴趣为什么都夭折了?因为它们全部都死于兴趣的第一阶段。
兴趣有三阶段:
感官兴趣——每个人都有:有人爱吃,有人爱看电影,有人爱唱歌,有人爱拍照,有人爱画画,有人爱旅行,有人爱打游戏,有人爱看帅哥美女,不管是哪种,都算,对于大众而言它们至少满足了我们某一类的需求。
自觉兴趣——有人爱吃,最后变成美食博主,变成抖音吃播网红;有人爱看电影,最后变成了影评人,变成小视频制作人;有人爱唱歌,最后登上了好声音舞台,成了草根歌手;有人爱拍照,有人爱拍照,爱旅行,最后变成业余摄影师,变成旅拍博主;有人爱打游戏,最后自己都去设计游戏了;甚至有人爱看帅哥美女,都能成为星探,成为经纪人…发现了吗?你的爱都只是单纯的停留在事情表面,你的看也只是看看,而有些人会在感官兴趣的基础上,延伸出更多的好奇心和行动力,再加上不断的投入时间,精力,金钱,最终,你的努力会成就你,你的感官兴趣会变成自觉兴趣,会变成你的标签,你的特长,你的技能。
志趣——有一天,你的这项技能,竟然为你带来了价值和收益,兴趣就成为你的副业,然后你会在这个技能上投入新一轮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更多的努力,那关于你兴趣,能力,价值的三叶草就会良性又稳定的循环起来。你坚定而又专心,你认为这已经是你在众多的价值中找到最有力量的那一种了,无论外在怎样改变,都不能动摇你对这个兴趣的决心的时候,你的兴趣就变成了志趣。
写在后面的话:
进入生涯这个圈子——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不曾看到过的世界,有一群闪闪发光的人,温暖的影响着别人,比你优秀的多,比你自律的多,比你努力的更多。他们不再是那些遥远的只能听说却触碰不到的人,而是变成了你身边一个个真实存在着的人,这种感觉好奇妙。
有一句今天感触很深的话,分享给大家: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会很容易感染到你,这是扩大自己体验的一个重要方式。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