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7日至19日,在部门经理及主管精心指导下,对技术部染色工艺制作及其后主要流程及问题点,进行了全流程的仔细了解与跟进,特将心得体会汇总,做一总结报告。
一 流程跟进
从17日起至今,共有跟进九个缸号。其中缸号CF230515080、缸号CF230515065与KF230516001三个已完成从“染色工艺制作——化验室试工艺——中样审核——开单——染色——出缸”这样一个流程,即缸号已走完一圈(附《染色生产过程参数检查表》)。另外六个缸号,三个已完成化验室打办,待送审核后开单;三个继续跟进中,所有的缸号状况都有记录在《工艺试用跟进表》中,以备查询改进。
所试九个缸号,本人已先于化验室制作完成染色工艺。化验室领班核对工艺无误,打办人员则依其所开打配方卡打样。依工艺配方走完,有的一次性通过,有的接连打办五六次,少则二到三次。究其原因,与制作的工艺关联不大,而是主要调染料配方。其中有的缸号为旧方,也打办六次才OK。
二 加深认识
在跟进过程中,对工艺流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染色工艺制作的下一站——化验室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染色工艺在化验室的使用,与其在车间大货上的使用,还是有诸多不同之处,这里可以详加表述:其一,化验室不蚀毛;其二,化验室染色不会像车间,染色时盐碱均分开下;其三,染前助剂不会下,只要色对布不花。总之,化验室一是验证染色工艺的可行性,二是为车间大货打样办调试配方;三是为客户打样。染色工艺最终是用于大货生产,首先得在化验室试工艺打样,0K后再到中样开单。这里也有些疑惑处,试工艺不完全按工艺来,省略掉某些步骤,其可行性高吗?不过经与内部管理人员深入沟通,了解到其必要性,且对后续生产不影响。
缸号来到中样,审核OK后开单。开单后进缸染色,所跟进的其中三个缸号,从进缸到出缸完成,工艺运行正常,无影响。查询到缸号现已到成检。至此,此三个缸号应已完成走一圈,另六个缸号跟进中。不过,在了解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值得关注探讨。
三 现存问题
那就是,所制作的染色工艺,并没有被直接引用。经多次深入了解沟通,大致可理解为这样:化验室开打样配方卡之人,熟谙工艺流程,或是凭借订单工艺要求,或是旧方可直接使用,他们一般是不使用所制作的染色工艺,自己依经验填写。且输入已制工艺的缸号,并不会直接显现出工艺流程,这个问题在化验室、对色台、开单处等相关电脑上皆存在。
当然,若是系统有提供,一输入缸号便可查询到工艺,他们当然更乐见其成。这个在与化验室、开单处等沟通时,其都有表露过是个方便且提升效率的改善。
作为一名技术部主管工艺制作人员,深感肩上担子沉重。每一个工艺的编制与搭配,都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它关乎染色生产及产品质量良好正常与否,其作用至关重要。也深刻的认识到,必须不断夯实专业知识,深入到化验室与染色车间等生产一线。近距离了解工艺运行使用状况及其优缺点,不断优化现有工艺,为更好的提质节能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