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亮程老师《散文写作的地方经验》,有几点感触:
1.《一个人的村庄》是安静的,课堂是灵动的,多了和花木虫草交流的故事,嗯,是的,故事,明明一个人在讲,好像很多人在讲,课堂使书故事化,丰富了读者对书的感知、想象和体悟。
2.听课会走神,会跳戏,如果不是充盈课堂的文学韵味和思想火花,感觉像听姥姥在絮叨院子里风吹叶动、日影西斜、还有养的鸡鸭猫狗和它们的气息。自忖和祖辈、父辈相比,多了些书本知识,缺少这种贴近生活的生存能力和省察自觉。
3.他介绍自己的《虚土》和将要出版的小说《本巴》,书写的场景离现实更远,几近荒诞,联系他笔下村庄的安静,想到电影《返老还童》。刘亮程的文字是倒着生长的,出手是成熟的散文,时光荏苒,山水重归自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又多了一份晶化后的真醇;小说则是文字的年轻化,天真、任性、荒诞,真实的山水变得虚、淡、远。
4.想问问他:乌鲁木齐的夕阳成为助推您书写散文的机缘;班超投笔从戎、尼采抱着鞭痕累累的马痛哭然后疯了、村上春树看到天空落下什么用双手接住后开始写小说,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扭转了人生的方向,背后的必然逻辑是什么?这种时刻出现时如何辨识?这个可能没有答案,课堂上忍住没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