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15)
【我无选择。】就是我没有别的选择,我只有【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八个字。“都摄六根”跟前面“忆佛念佛”连在一起的。怎么样来“都摄六根”呢?“都”是全部的意思,“摄”就是摄持、或者叫收摄、或者叫含摄,全部收摄或含摄六根,归于一心。六根为我们的一心之用,收摄六根,归为一心,归为第八阿赖耶识,第八阿赖耶识是识精,“识”是认识的识,“精”是精华的精。因为通过忆佛念佛的方法让能觉知的心与所念的佛号合为一体了,这时候六根都归为一心了。归于一心之后,在天台宗里边有个“六根清净位”。就是六根通用。我们凡夫的六根还是有界限的,各是各的。我们的眼睛是能看东西的器官,耳朵是能听东西的器官,把他们换过来行吗?不行。眼睛不能听,耳朵不能看,它有界限。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为什么叫界?就是分界、区别、界限,各是各的,不能通用。为什么不能通用啊?就是因为有分别,有执著,有妄想,所以它们不能通用。当界限打破,怎么打破啊?把分别去掉嘛,界限打破之后六根就通用了,在天台宗里边叫“六根清净位”,六根回归于心的时候就是“六根清净位”,这时候界限就打破了,就通用了。六根回归于心了,当然就不会为境所转,不会跟着境界跑,不会跟着妄想跑,就不会想这想那了,这个时候就“净念相继”,自然地净念相继。什么叫“净念”呢?这里面有深浅的不同,我们由浅到深来说,从浅处来讲,佛号不断,没有妄想,念念在佛,没有任何妄想,这是浅的“净念”;从深的来讲,佛号亦无,佛号也没有了,它是一种清净之念,清净之念就称为净念。“相继”说明什么呀?它不是偶有的,它一直是这样,“继”就是继续,相继不断、相继不绝,一直是这样,持续不断。
唯识宗里有一部大论,叫《瑜伽师地论》,在声闻地里面讲到修心的九个过程叫“九住心”,我们修心要历经九个过程,从第一住(初住),到第九住,第九住就是到“净念”浅的那一层,没有妄想了,佛号不断,行住坐卧,睡觉的时候也是佛号不断。佛号不断就是“一切音声皆为佛号”,到这个境界之后,大自然的一切音声,包括车水马龙,全部化为佛号,这是一个浅的净念。九住心再往前一步就到了“奢摩他”,“奢摩他”翻译成汉语就是止,止观的止,止就是停止或者叫止息,怎么理解呢?到达了“奢摩他”这个境界后止息了一切妄念,连佛号也断了。这个时候停止了一切的妄念,一切念头都停止了,这个境界就叫“奢摩他”,“奢摩他”又叫“未到地定”,就是说再往前一步才是定,再深入一步就是“三摩地”了,到这一步才是真正的净念。从第九住心到奢摩他再到三摩地,由浅到深几个层次,真正的“净念相继”就是三摩地,又叫念佛三昧。在修九住心的时候,特别是在修九住心前期的时候,是很磨练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从初住、第二住、第三住、第四住,前四住,最磨练人。这个时候人的习气、烦恼、无明太重,经常让我们修着修着就不想修了,念着念着就不想念了,妄想成片嘛,念不起来,修不起来,所以说是很磨练人的。这就需要坚持,历经前四住,到了第四住以后,你对妄想就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了,一定程度上能够管理情绪,能够控制情绪了,能管住妄念了,这样就好用功了。从第五住开始就好用功了,前四住是不好用功的,我们用功的人就会有这种体会。从第五住开始,第六住,第七住,初住的烦恼慢慢理好了,情绪能够控制了。控制情绪很重要,这叫“情绪管理”。情绪管理不仅是学佛的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情绪管理也很重要。你不能把烦恼经常带给你的家人,伤害你的家人,也不能让烦恼伤害你的朋友,所以说情绪管理很重要。不要认为你是父母就可以随便骂你的儿女,给儿女造成伤害,所以说管理好情绪,不仅有益于我们生活的快乐,这也是学佛很重要的一环,但这是需要磨练的。
录音整理:慧香
浅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16)
念佛还要配合上什么?就是《观无量寿经》上讲的《净业三福》,这也是必不可少的,《观经》分两部分,前面是讲十六观,后面就是讲净业三福了。
下半部分就讲《净业三福》。从第一福,第二福,到第三福。第一福,讲人天乘的佛法,第一福讲慈心不杀,孝敬父母,这些都是属于人天乘的佛法,人天乘的佛法主要讲的是五戒十善。第二福主要讲的声闻乘、缘觉乘的佛法。第三福主要讲大乘,他就是由浅到深,那么就是我们念佛要配合《净业三福》,按照《净业三福》来规范我们的身心、行为,就是规范我们的身、口、意,让我们身、口、意,要规范,要清净。你光修慧还不行啊,还要修福,光修福也不行,还要修慧,修福修慧要跟上,要配合好,这样的话你最后才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你要求生净土也好,最后圆满成佛也好,才能完成你这个结果。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看【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个“得三摩地”,就是前面讲的念佛三昧,这就是三昧的境界。先九住心,然后再下面就是奢摩他,就是止,然后第三步就是三摩地。就是不管修任何法门,都是经历这三个步骤,九住心,住就是停住的住,就是住持的住,九住心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奢摩他;第三步就是三摩地,就是三昧,这是我们修行任何法门都要经历的这三个过程。你看“斯为第一”,这个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的内容,这一段很短,大概就是不到200字的样子。这就是大势至菩萨通过忆佛、念佛来“都摄六根”,然后证入念佛三昧的,这是大势至菩萨通过修行证得圆通的一个方法。他的这个方法呢?就是“根大”的原理。我们对 “根大”的原理,大家一定要有一个认真的思考。
《大势至念佛圆通》结论概括
总结一下 《念佛圆通章》。第一点,就是要认识 “根大”,要了解根大的原理。因为根大是我们心的六种作用,也就是我们第八识的六种作用。他分出去就是六种作用,收回来就是一心,归为一心是吧?那么我们平时分别惯了,都是习惯用脑,用脑就意味着用第六意识,所以我们第六意识发达。所以我们这个分别心重,妄想心重,那么我们现在就是由用脑归为用心,修行就是由用脑调整学会用心,所以说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归心的过程,就是一个回归的过程。怎么回归呢?你看大势至菩萨就提供一个方法就是运用根大的原理。这个在其他的宗教里面,其实也有类似的理念,比如像孔子,其实孔子也是有讲过这点的,你看孔子在《中庸》上讲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他其实就是讲这一点,但是再往下他不讲了,这就是说他不像佛教讲的这么圆满。包括道家,他也是讲到这一步了,《道德经》上也讲到这一步了,再往后也不讲了。这就是说他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他们不同的地方。你看“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讲的没动念之前对吧,没动念之前,这就叫‘中’,这个是什么境界啊,这就是奢摩他,你看“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奢摩他,清静,不生一念就是奢摩他。但是我们不动念怎么可能呢?我们都是凡夫,我们怎么可能不动念呢?我们怎么可能没有情绪呢?那么我们有喜怒哀乐怎么办呢?你看“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就是说你有喜怒哀乐的时候,有情绪的时候,要掌握一个度。你看“皆中节”,这就是讲要合乎那个度,要合乎那个分寸,什么时候合乎那个分寸啊,就是不伤人、不伤己。如果你伤人又伤己了,就不合分寸了,所以既不能伤别人,也不能伤自己,这就是那个度,就是那个分寸。我们管理情绪啊,就是要依这个作为标准才行。我们有情绪的时候,不伤别人,也不要伤自己,这个就叫合,你能够保持自己的一团和气,所以说保持一团和气,其实是蛮不容易的,这已经到了很好的境界了,很好的修养了,其实这既是一个境界,也是一个修养。慢慢的,我们就回归了。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我们的觉知心。因为根大的原理就是在于忆佛、念佛。他的具体体现,就是忆佛、念佛,这个忆佛,就是用觉知心,来觉知自己的心在念佛,你觉知这个佛号是来自于你的心声,而不是有口无心。你要是有口无心的话,就没有效果了,所以在念佛的时候啊,一定要注意这点。不光是念佛,念经,说话,做事情都是要保持这一颗觉知的心,要觉知你在念佛,觉知你在念经、你在说话、你在做事,这样的话你就慢慢的由用脑变为用心,就收六根归为一心,归为一心之后,这个就叫“都摄六根”。大家要了解这个根大的原理。
“忆佛念佛”就是母子相忆,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把佛放在我们的心中。佛不在心外,佛在心中,这叫“母子相忆”,这是佛菩萨慈悲我们,我们要感恩佛菩萨,这叫母子相忆。不要认为佛在外面,佛是在心中的,这样的话慢慢的才能体会“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净土宗的宗旨,这句话是在《观经》出现的,所以我们念佛的人一定要慢慢的往这句话上去靠,通过母子相忆,意念也是由浅到深的过程。刚开始要忆念佛的功德,佛的相好光明,佛的智慧功德,还要思维六道轮回的苦,慢慢的过渡,过渡到以觉知的心来念佛。你能觉知佛号就在你的心中,你能达到这一步,你就能把妄想管住了。我们为什么管不住自己的妄想呀?就是因为没有觉知这个佛号是你的心声。那肯定就有妄想。你一有妄想,要么被妄想覆盖了,要么一边念佛一边打妄想,是不是这个情况呀?一边念佛一边还在想别的事,还两不误哈。有时候就全覆盖了,全想别的事情了,想了半天了,哎,忘了念佛了。好,一定要好好体会“忆佛念佛”。
要深刻理解不假方便,就是说我们凡夫的修行需要一门深入,千万不能东一下西一下的,什么都想学,这个不现实的。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谁要做的呀?这是菩萨才去做的,你开了悟以后才去做的,初地菩萨才去做的,就是说登地菩萨也就是欢喜地的菩萨才去做的。因为他是菩萨了,要起修广大的六度万行,在这个发心的前提下,因为他要度众生,他就需要无量的法门,因为法门不够他就度不了众生,要实现这个愿,所以就要法门无量誓愿学。在这之前呢,我们在凡夫位上,我们要一门深入,要深刻理解这个不假方便,不要学乱了,最后把自己都陷进去了,这就麻烦了。最后就是什么都不像,什么都没有学好,什么都学了一点,那才悲惨呐。
【楞严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