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狗十三》,并没有特别大的感触,当然看的途中也遇到一些让人鼻酸流泪的场面。
没有理解为什么电影背后的深意是什么,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抨击吗?如一些读后感写到的,电影中并没有多大的仇和多大的恨,每个人都有平凡温情的时刻。文中的姐姐问小女孩hypocrite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担心小女孩抢走她的男朋友,这一点很正常,青春期荷尔蒙的吸引,最终谁爱上谁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当和弟弟在椅子上转,弟弟描述自己家里好多玩具的时候,不知道小女孩的内心会不会产生邪恶的想法,可能嫉妒心理促使她并没有减慢速度,而是加快速度让小男孩摔下来。每个人都不是很纯粹的善良,小女孩或许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当她的父亲拽着她的头把她往回拉的时候,我真的很不自觉地想到是不是当年爷爷也是这么对爸爸的,那按照这个道理,小女孩以后也会对她的子女这样,那我真的是深受其毒了。
影片的小女孩是任性的,某种意义上也是幸福的,爷爷一直在维护着她爱着她,并对爸爸说你只是把她当成小狗生下来了,而我是在养她呀。后来爷爷大意爱因斯坦丢失的时候,小女孩发了疯地寻找,爷爷为此崴了脚,一家人也各种担心焦虑。设想如果是我,小狗的陪伴虽暖心,但不至于到那种地步。想想是因为小狗跟小女孩是一样的,仿佛自己的另一半丢了,没有人在意。可在家里人眼里,它依然是条小狗。影片中的小女孩,把牛奶吐在地上,把肉直接甩后面,把猪肝和米饭混在一起和小狗一起吃,这些任性地举动老一辈人都包容着。如果是小时候的我,可能会考虑爷爷奶奶的牛奶够喝吗,我把肉块扔在地上是否会弄脏地板增加奶奶的工作量,我把这些东西分给小狗吃是否经过爷爷奶奶的同意,毕竟这些并不是我自己劳动得来的。所以说,她并不是受害者,她何时表现出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对爸爸阿姨的认可。当然,电影也表现出爸爸的重视程度低,阿姨的假狗做真狗,爷爷的权威,奶奶的宠溺,姐姐的提防,但小女孩自己也是任性冷漠的。
生长环境父母关系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一直强调这些,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一潭死水固定不变的了,人和动物也没有区别,后天的学习和成长有何用。比如我妈妈爱抬杠我爸爸思想顽固,这些大约可以从其生长环境中猜测出来,同时他们后天的教育并没有触及到那一步,除非遇到事情他们也很少会反思自己性格的成因。但是,对于我而言,我知道父母的特点,我也逐渐在了解更深入的自己,我很大概率不会像妈妈那样爱抬杠了。相比较说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可以说是环境对人的塑造了。所以,当环境改变的话,我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一碗米可以引发争吵,而当衣服富足时,一碗米不再是问题,精神层面或是其他方面依然会存在问题,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问题也会不同,那么相应的人也是在改变的。
同理,没有细究这部电影的年代,某种意义上而言,我觉得它的背景设置不合理。作为92年中原某一省会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出生的孩子,我受到的教育远不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在中国的城镇以及大城市地区,家庭教育远远不是这个样子了,北京高中学生参加的学术竞赛远远高于了大学生的水平。大部分孩子受到的教育是做错事情的时候受批评,做对事情的时候受表扬,父母也不会强行让你在应酬场上喝酒,更不会在你的手流血时依然打你骂你,而孩子也不会在父亲很高兴的时候揭他的伤疤,要去那家狗店看看。或许,我早已是一个成年人的思维了。但回过头来看看,爸爸对奶奶对爷爷都是十分孝敬的,对孩子确是这般,当然也有温情的地方,可能过了N多年之后,孩子也会发现当年的自己太任性了,理解了父母的难处也会同样非常孝顺父母吧,或者是影片的设定有问题。
当我们把它定位在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时,我们就发现它远不如boyhood来得好看,而定位在一个反映中国式家庭教育式,代表性是不够的,反映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时,又是自相矛盾的。算了吧,终归消遣了一下,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