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有一条消息,北京创业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学宗指责著名投资人朱啸虎歧视60后,认为这是无礼貌的表现,表示“”这是病,得治“”。随后朱啸虎又在朋友圈转发了《程维致谢车主和司机:没有你们滴滴什么都不是》一文,疑似回应王的指责,表示自己尊重甚至是50后的创业者。
事情原委不很清楚,但是无疑对于50和60的年龄歧视,特别是职场以及创业圈确实是不争的事实,甚至70后已经感受了危机。你想,连80后最大的都快40了,差不多快5,60岁的60和70后处于事业的尾声不是正常吗?对于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的确是一段不容易的时期。
冯唐列举了油腻中年男人的若干特征,中年危机的话题一度又热炒起来,其实“”中年危机“”这事一直都在,就看你怎么去理解和调整自己的心态了。
我一度从不觉得有什么年龄危机,和80,90后的小伙子踢毽比赛,身手依然矫健,每每赢了比赛又不仅是靠拼体力了,还要靠智慧,前提当然是有一定的技术功底。工作上看问题角度不一样,有时候会有跟不上趟的感觉,因为你不是80,90后,确实未必真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但是站在宏观的立场看待一些问题,还是可以高屋建瓴的,不过,和70,甚至80后比,有时候优势又未必那么明显了,显然想想自己30多,40出头的时候不是也牛逼过吗,人家到了这个岁数也可以觉得牛逼了,那么你又有啥想不通的呢?
最近参加了几场活动,真心觉得现在的80,90后确实了不得,创业成功的典范真是不少,60后在自己30多的时候也成功过,甚至造就了伟大的企业,比如马云,李彦宏,包括70早期的刘强东,马化腾等,所以说真正牛逼的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特别成功说明你就是一普通人,也就别再心里不平衡了。
到什么年龄干什么事,说什么话,这不丢人。有时候,年轻人不知轻重,说话没有分寸,会说你们老了,然后你怒怼回去,谁他妈没有年轻过? 的确,生理年龄每个人都毕竟年轻过,但是心理年龄呢?何必逞一时嘴快去较这个劲呢?
最近离开职场一段时间,但是暂时还不想过提笼架鸟的生活,可是也犯不上再朝九晚五,甚至朝八晚八的干累人的活了,毕竟身体健康才是头等大事,特别最近做了个手术,真的觉得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健康才是头等大事。
可是也不能闲着,还是要做些事情,巧合的机会帮别人做点事情,那天和国外的业务伙伴开个电话会,这也是半年来第一次和国外的人开会,大脑一下子还真有点转不过来,反应总是慢了半拍,那一刻真的觉得是不是老了,后来想想,其实不管什么年龄,人不能对自己过于放松,还是要保持适度的紧张感,但是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现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保持年轻心态应有的做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谁说的,曹操,那是政治家,对于政治家来说,50,60不嫌大,正是做事的年龄,各种积累已然成熟,作为普通人,保持年轻的心态不一定非得在职场上还要高升一步,或者还得学褚时健80多了还创业呢,其实你是没看到他背后的团队,也许就是一帮80,90后在运作呢。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佛系青年的说法, 我并不以为然,年轻人还是要拼一下,倒不是说一定要怎样,但是积极向上的心态还是应该必须有的,此时不搏,更待何时,除非你真是开悟到一定的程度了,否则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未必就消失了,不过是学鸵鸟罢了。
我倒是觉得佛系中年反而是应该提倡的,别和自己较劲,更不能和社会趋势较劲,属于我们的年代,或者我们的光辉岁月可能已经过去了,走向平淡生活不是也很美妙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