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杂感

作者: 初夏_OK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11:18 被阅读0次

拯救于bdkj。今贴于此自娱。

关于青春

青春,已经成为我昨天的日记。

我只是一厢情愿要留住美好,照片录影碟片文字,我以为青春就在这里。

可是,已不挺拔的背影却偷偷泄露了秘密。

青春,已经渐行渐远,我只是紧紧抓着不愿撒手。

手中攥着的究竟是什么?还是我舍不得的青春吗?

可是,眉梢眼角的鱼尾纹却无声地笑了。

追求优雅

二十岁的美丽来自漂亮,造物主慷慨的赐予了很多女孩子漂亮的脸蛋和完美的身材。四十岁的魅力源于优雅。当造物主无情的收回他曾经的赐予的时候,生活,却让四十岁的女人学会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是的,她们的眼角已经开始生出细纹,身材也开始变形走样,但是,她们的风韵和魅力却似乎刚刚开始展现。真正有内涵的女人,懂得一举手一投足之间的那种优雅,懂得一颦一笑之间的那种美丽。她们已经在岁月的打磨下学会了怎样去爱,在生活这所学府里她们的心灵慢慢成长,优雅,已经在她们血脉中流淌,钙化成她们的骨骼。

所以,我追求这可以为我所拥有的优雅,追求这不会因为贫穷而抛弃、不会因为时光而丢失的优雅。

关于成语

掩耳盗铃。买椟还珠。刻舟求剑。还有很多很多成语。儿时只是知道了这样一个可笑的故事,在考试的督促下背下了它的寓意。时至今日,才用自己的生活读懂了它。比如买椟还珠,有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购买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其他附加的东西。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有同感。比如掩耳盗铃。很多时候,我们明知不对或不太对但还是要去做,总安慰自己,不会运气那么好吧,哪里就正好被人知道了。还有庄生梦蝶。我们也不止一次的质问自己,是我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我?

人生的丰富而深刻,慢慢才会有体会。

端午杂感

今天是端午节。原本对这个节日没有太多的注意,但现在变成了全国性的节日。于是不得不强化自己关注它。不知道别人怎么享受家人团聚的乐趣。我依然形单影只。似乎并不觉得寂寞和孤独。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对李白病态般的喜爱,使得我也学会了这一手。这不,久违的空间就成了我的“明月”。

不仅有“明月”陪伴,心灵还有真正充实的东西充盈着,于是更没有孤独寂寞感了。对于自己的一些言行,有时自己都难以理解。鬼使神差吧。并没有像最初以为的那样惴惴或自责,反而相当的平静。只是没有倾诉的对象,有些落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空。每个人只生活在自己的天空下。偶尔会来串个门,仅此而已。这种情况像极了照相时的那种心理。拿到照片,赶紧看自己的尊容是不是对得起观众,每个人都只顾得上看自己,但都以为别人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我想,我的平静大概源于此吧。没有人太注意你。

我还清楚,一切都会过去。无论怎样春花烂漫,无论怎样明月关山,无论怎样,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这些才是生活的本真。这也是我同时病态的喜欢着苏东坡老夫子的缘故。所以,很平和的期待,平和的享受。当一切转头成空,落下大幕时,我也很坦然。

端午。我又多了一次历练。幸福着。快乐着。

相关文章

  • 曾经的杂感

    拯救于bdkj。今贴于此自娱。 关于青春 青春,已经成为我昨天的日记。 我只是一厢情愿要留住美好,照片录影碟片文字...

  • 《曾经》杂感

    一分钟的落寞,可以放大成数天的不快,偶然的形单影只,夸张成百年孤寂,写这篇文章时,已经下定决心暗自神伤到底...

  • 让感恩的心飞扬

    “感恩”让我懂得了对你复杂感情的表达,感谢我的生命中曾经有过你的背影。 ...

  • 季羡林《北戴河杂感》结构分析及片段仿写

    《北戴河杂感》 ——季羡林 主题: 通过回忆北戴河的曾经模样,与如今的境况做对比,借景抒情,感叹祖国的飞速发展,抒...

  • 杂感

    杂感 一 回忆之路 ...

  • 2019-04-25

    【老炮儿观后杂感】

  • 2019-04-25

    【老炮儿观后杂感】

  • 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第一次用这个软件已经有两年多了,曾经写下来太多值得回忆的东西,或书评或爱情或杂感。一次的冲动全部删掉曾经的以往,后...

  • 家书•家教•家风

    读《傅雷家书》杂感 家书,曾经满载着离家游子的思念与温情,在从前的慢时光里穿梭,那份悠长的牵挂与等待,似乎让亲情更...

  • 杂感(五)

    杂感(五) 试问此生何以慰? 且将美酒满羽杯。 春心每共相思寄, 华发难堪岁月追。 曾经蓝田玉生烟, 未知沧海珠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的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gw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