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跟婆婆两人在养育孩子方面的不一致,头脑中生出大量的评判,每天过得不怎么舒心,甚至感觉有些疲惫。
1、我打算吃了中饭带孩子和婆婆去文博会逛逛,吃饭时间,两个孩子都说不饿,不吃饭。我告诉孩子们下午去玩的时候,我是不买吃的东西的,他们现在不吃,下午就得饿肚子。婆婆附和着。小宝吃了一点,大宝没吃。
到了文博会,看到食品区,婆婆马上要去买吃的,说大宝会饿的,让他垫垫肚子。第一次我制止住了,第二次没制止住。
感慨:你以为为了孩子一时的肚子不饿,给他买吃的是爱他,实际上你破坏的是孩子学会守规则的机会,你破坏的是家长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2、去动物园之前,我也是事先跟孩子说好,在动物园里面我不买东西吃。婆婆也附和着。
到了动物园,大宝看到游乐区,想要去玩,我跟他说我不打算在这里给他们买东西,也不打算给他们玩游乐设施,我们是来看动物的,不花这些额外的钱。婆婆说孩子想玩,就让他们玩吧,她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去玩了水上滚筒。玩好出来,小宝又想玩碰碰船,我依然坚定不给玩,小宝闹起情绪,说奶奶有钱,让奶奶带他去玩。奶奶带着两个孩子去问,50元玩6分钟,大宝说太贵了,不玩,小宝一路不爽,闹情绪。我还得处理他的情绪。
感慨:依然是说过的话不能做到,孩子玩了一次,还想玩就变得正常了。因为孩子已经有了大人说过的话是可以不用当回事的体验。
3、孩子们玩好回家,在看电视,婆婆时不时过去问:大宝,吃点水果好不好? 孩子们说不要。 婆婆一会又问:肚子饿了吧,奶奶给你们烧点吃的好不好? 孩子们说不要。 一个小时左右,问无数遍,非要问到孩子们说要吃为止。
感慨:肚子饿了吃东西是本能,婆婆虽然是关心孩子而这么做,可实际上她是在破坏孩子的这个本能,将属于孩子自己的事变成了他人的事,同时她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心安的需求。
4、孩子的早餐要吃什么、衣服要穿什么,婆婆总是来问我。我告诉她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决定,吃什么穿什么直接问他们就行。婆婆很难记住,跟先生的对话中,流露出的依然是将孩子看成什么也不懂的小屁孩的样子,让我感觉缺乏对孩子这个独立个体的尊重。
总之,这样的细节很多,我忍不住对婆婆各种评判,还没有做到全然的允许她有她的方式,觉察到,再去调整自己、改变这种不允许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