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读书是重要而必须的,一个人即便是接受了良好的在校教育,其学习过程也没有结束,而将是伴随其生命的整个过程。
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一旦停止了读书学习,也就意味着缺少了生存竞争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安身立足。
读书让一个人面向知识世界,也让人充分感受到了个人的渺小与知之甚少,于是理解与思考、谦虚与谨慎以及精益与求精,才可望被学习者当做一种品质和境界来追求。
因此可以说,一个人的骄傲与自满,或者说狂妄与自大,都是因为他背离了知识世界,面向了愚昧和无知,以至最终成为"无知者无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衣食无忧却从不读书而"面目可憎"者,其实并不鲜见。
人是社会中人,应知社会中事。因此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当然面临着一个"阅世"的问题。读书人常犯的毛病不是嗜书如命,而是回避现实社会。表现在要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么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显然,这样的读书态度是消极的,是有害无益的。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一个知识分子也好,一个读书人也罢,其根本的出路就在于积极地融入,人并非天生就是会思想的动物,如果缺少了后天的培养学习,再聪明的人也不会有思想。
而学习,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读书与阅世。认真地体察和大胆地诉求与呐喊,以此来充分体现作为一个知识者的社会良知。
也就是说,一个读书人不能只为读书而读书,而是要尽可能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适时的人性关照与人文关怀。
只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努力透视大众生活,了解百姓生存状态,才能阅读好"社会这本大书"。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道理就在于此。
书本知识虽然来源于社会实践,但并不表明我们阅读了书本知识,就能了解了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
恰恰相反,我们只有读好了"社会这本大书",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如果一切都是唯书为上,其后果只会是走向本本主义的死胡同。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读书与阅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验证,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对此,清末大学者严复也有自己的深刻见解:"读书是阅古人之世,阅世是读今人之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