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游西九华山记

游西九华山记

作者: 若羽秋荻 | 来源:发表于2016-05-15 17:17 被阅读0次

    四月三十,丙申三月廿四日,已是绿肥红瘦,大小六人晨餐后驱车往固始九华山,六百里程尽在皖境。下高速,出省境,道路窄狭,间有坑洼,周边略显破败。

    西行,山外数十里,道旁渐有杂树。愈行愈密,连而成荫。路途颠簸,尘土四扬,同伴或有怨言。复前行,远见山势横陈,两小儿欣然欢呼。地势起伏,不似过往平整,间有水田,不见村落,偶有楼房宅院矗立。其时正午,炊烟不升。

    去山十八里,道左悬饭店招牌。众人枵肠辘辘,下路左转,驻车午餐。店局促狭小,实为农家小院。店前杨柳高耸,对店门为正厅,客满。右转,入二楼偏厅,豁然开朗:楼前椒蔬满圃,鸡鸭成圈。再前,方塘半亩,远山倒映其中,随波浮沉。两小儿久居县城,见此凫趋雀跃,余人亦感心旷神怡。

    饮食毕,缘路前行,折而向北,而后曲折蜿蜒,不辨东西。沿途挖坑拓路,更是难行。

    至山脚,恐山路不便行车,遂徒步前往。山路下行,左侧土山壁立,野树杂草密布,右侧水田纵横,稻秧簇簇。偶有土丘,三五山竹直拔而上,甚是突兀。儿时村中亦有竹林,常与儿伴嬉戏其间。竹笋细小,渐长渐粗渐高。此间山竹颇有不同,但见竹身逾丈,杆径如碗,却青脆柔嫩,笋叶未脱,显是出土未久。想来此竹生来粗细已定,与日增者,唯高而已。惜未遇山民,无从询问,不知然否。

    小儿流连不前,同伴呼应,始复前行。行里许,转向北,山势渐高。两侧立有石兽,左右称之。拾阶而上,两小儿左右穿行,辨识石兽,欢笑连连。半腰有凉亭画廊,正中树牌楼,上书篆体“紫气东来”四字。至顶,颇平整,可容三四百人,供游人驻车。

    山路折而向西,两侧竹木繁茂,道边杂草丛生。野果隐于草间,鲜红欲滴,如珍珠一般。一行人时行时停,辨识采摘山果,两小儿更是欢喜。有果如桑葚,果蒂为五角,味微酸,盖为覆盆子,亦或树莓。另有山莓,儿时常采摘,味甜而涩,唤之“红脚板儿”。

    时光倏忽,未时将尽,小儿玩兴正浓,不似我等目的明确。目的既明,一心上山,于沿途风光浑不在意,反不如小儿乐在其中。既是乘兴而来,已然欢心适意,又何须执着于山顶?

    同伴催促再三,只得败小儿之兴,脚下加快。当其时,日朗云散,虽人意风光,两相欢悦,然烈日当头,上行三四里,众人汗浸衣背,乏累不堪前行,只得折回驱车游历。

    过竹韵山庄,山势骤降,不便停车。循路前行,行片刻,抵妙高禅寺山门。卵石浇路,蜿蜒而前,曲径必通幽处。左右山竹浓密,枯叶遍地,踏之无声。昂首,于方孔之间,仅见蓝天一片。微风过处,竹叶簌簌,投身其间,诚不知人间何世!

    山势曲折,视野所及不过数丈。信步而前,折而至南天门。上行,有云梯六百六十六阶。据云,脚踏石阶能闻淙淙泉声,是谓“通灵慧音”。

    石阶壁立,众人惴惴而叹。适逢有游人半途而返,尽诉攀爬之难云云。忽闻童声呼嚎泣哭,循声望去,一总角少年额角、臂膀尽是血迹,盖自云梯跌落所致,所幸无碍。众人愈发胆战。

    稍歇,六人各自上山。石阶上,竹叶散落,间有兽粪烟蒂杂陈。初时山势较缓,犹自不觉,愈行愈陡。脚下不停,口中呼应小儿不可回顾。直行三百六十六阶,至山腰平台。回首下望,石阶如高山流水,一泻触底。极目而眺,但见竹木葱翠,远山轻烟薄雾笼罩,隐于云际。尔后,左右四折,又三百阶,抵寺门。

    西九华山本为地藏王菩萨道场,后菩萨卓锡皖南九华山,西九华声名渐落,人迹罕至。妙高禅院落于半山,始建于隋,盛于明清,原寺有房九十九间半,占地两万二千亩,早已毁于战火。

    寺设三门,止开中门,余者掩闭。入,至殿,弥勒佛像居中,笑迎八方来客。背后为韦驮像,手持韦驮杵。又数十米,至放生池,八角。据传,每年有数千红鲤乘云雾而来,故又名“飞来池”。池水暗浊,不知深浅。但见卵石浇滩,红鲤翻滚嬉戏。

    池前有一佛墙,正面书“佛光普照”,背面书“普度众生”。池中有亭,亭中立观音石像,左手结印,右手持颈瓶,微倾。有一联: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落款赵朴初。该联乃赵氏为峨眉山清音阁牛心亭题联。赵乃大书家,用其联而非其书,无异于郑人买珠,博人一哂。

    过放生池,至天王殿,四大护法天王分列左右。东方持国天王,像身白,持琵琶,护持东胜神洲;南方增广天王,像身青,持慧剑,护持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像身赤,持赤龙,护持西贺牛洲;北方多闻天王,像身绿,持宝幡,护持北俱芦洲。左右有耳殿数间。

    穿天王殿,至大雄宝殿。置三身佛像,是为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即卢舍那佛;应身佛,即释迦牟尼佛。法相庄严,令人不觉肃然。左右十八罗汉,形神各异。

    殿左右列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等,俱无可观。

    过寻根楼,匆匆一瞥,无甚奇处。循路前行,至顶,塑有大茶壶。万亩茶园,梯次以降。折而西南,山道羊肠,迂回难行。

    越竹海,抵民俗村。村中石磨石碾为儿时常见,未觉新奇。酱坊、磨坊、打铁铺等亦无奇处。进染坊,右首有仿古织布机,左首墙隅有纺车一架。睹此物,不禁忆起儿时祖母纺线,常绕其膝下。往事种种,历历在目,如今族中长辈凋零殆尽。佛家勘破生死,遗忘身世,万法皆空。我辈俗人难于忘情,睹物思人,不胜嘘唏。

    出村,日暮西斜。遂下山,反向出西华。沿途林木蓊郁,竹海阵阵,山风习习,竹叶沙沙作响,三五农舍掩映其间。众人意兴流连,悻悻而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西九华山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kv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