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课堂》是导师推荐的一本专业理论书籍,几个月过去了,居然页码还停留在瘦小的数字里,想起就觉得惭愧。今天培育站要整理上报材料,我翻箱倒柜的找遍了边边角角,居然没有找到能够证明我在过去一年努力耕耘的佐证,这可如何是好,我内心的苦恼是旁人无法感同身受的。不是因为受了刺激,而是看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还努力,所以必须让自己努力点,勤奋点。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努力的结果,就一定会有事情发生。
《读懂课堂》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启泉先生所著。全书由五辑构成。第一辑,课堂革命的挑战。第二辑,倾听儿童的声音。第三辑,课堂教学: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第四辑,教师学习: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第五辑,课堂研究的理论视野:从“现代教育学”走向“后现代教育学”。对于这样块头的理论著作,我是没有信心和勇气阅读的。人的惰性是非常可怕的,我知道,如果迈不开这一步,也许我永远只能在别人的后面。
今天,就从引言开始,先说说这本书吧。
这里有很多观点,都是我以前知之甚少的,但愿这样的坚持,能让自己真正读进去,略懂一二。
在这里,作者首先旗帜鲜明的指出,教师成长的标识,需要从三个方面超越,超越偏见,读懂课堂,潜心变革。然后言简意赅的剖析,为什么是这三点呢?
超越偏见。我国基础教育界多年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思想的影响,思想僵化。大凡议论教育问题,多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形成的一种世俗之见。
休伯纳说:“教师是一种天职,天职是一种呼唤。”
教师的教育生涯就是不断倾听教育呼唤的生涯。
教师倾听三种声音的呼唤,承受来自三方的诉求:来自学生的呼唤、来自教育内容的呼唤和来自制度的呼唤。回应学生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爱;回应教育内容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真理;回应制度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正义。
超越世俗的偏见,倾听并回应教育变革的呼唤,将使教师的教育生涯拥有时代的价值和专业的智慧。
读懂课堂。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在当今“知识社会”,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是每一个国民的“核心素养”的养成。
它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的教育习得的。决定这种:“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要素,在于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制度,在于从“课堂”出发的“学习的革命”。
学校改革的核心在课堂 。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追求的,并不是“教学技术”,而是如何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实现每一个学生真正的学习与成长。
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也是教师的“培养基”。好的教师应当是双料的专家 ——研究学问的“学科专家”和研究儿童的“发展专家”他们不仅读懂教材、读懂儿童,而且读懂课堂。
读懂课堂 ,是教师成长的标识。
潜心变革。本书不追求完整的学术体系的架构,而是针对学校教育的现实问题,凝练成“课堂转型”的若干关键命题,提示相关的教育学见解,旨在为一线教师深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料。
反复读,读反复,这样的方法真的不错。用导师的话说,用在路上的心态和姿态,不断鼓励自己,激励自己,但不要苛求自己,更不要放纵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