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彷徨之刃》,封面评价本书为“备受争议之作”。看完之后,明白此评价所言非虚,全书从头到尾充斥着激烈的矛盾冲突,书中各种角色之间、角色本身以及作者自己,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当中,直至结尾,作者仍无法解决问题,只好让引起矛盾的人物-长峰死去,从而把矛盾暂时搁置起来,而办理案件的组长,因无法继续忍受矛盾的煎熬,便抽身而退,辞了职。
小说的开头以三个未成年人犯罪为引,对被害少女的父亲,并未用过多的语言去渲染其痛苦程度,因为之后的疯狂追凶行为,足以让读者感受到其揪心的痛。父亲在追凶过程中收到的密报者的电话,读者会一直认为是阿诚给的,直至结尾才明白,原来是组长。组长的工作经历,让他深感对未成年罪犯的惩罚程度,与被害人及其家人所承受的痛苦,根本不能平称,凶手的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天平的倾斜。也许在他看来,法律是软弱的,只有受害者家人以暴制暴的复仇才能实现真正的正义。很明显,作者不知对此观点应该支持还是赞同,出于对法律的敬畏,最后让长峰死在法律的枪口下。
但作者又不甘心凶手因受到法律的庇佑而高枕无忧,于是又制造出另外一个受害人—千金的父亲,虽然他刺杀凶手的举动失败了,但他依然活着,而且仇恨因刺凶行动的失败而愈加炙热,这在某种意义上对凶手应该是一种更加可怕的惩罚。
书中不时出现两种观点的对立,对未成年罪犯从轻处罚教育,引导其回归正途,是得到法律支持的美好想象,以暴制暴则是受害者家人的愿望。
以前看过一部名为《守法公民》的电影,开头也是有暴力犯罪,主角的女儿和妻子受害,美国的法律允许辩诉交易,其中一名凶手因为转做污点证人只判了五年,并且很快被保释,另一名被判死刑。主角无法接受这种处理方式,但法官、检察官、警官没有任何人给他情感上的关注,甚至没有一本正经的解释,冷冰冰的现实又催生出一个新的犯罪分子,男主角以自己的方式告慰了亲人的在天之灵,也用最冰冷的方式报复了那些冰冷的人—他用各种极端的方式杀了凶手和冷漠的执法者。这部影片虽然不涉及未成年人犯罪,但对漠视受害者家人伤痛的法律进行了酣畅淋漓的攻击。
《彷徨之刃》更多的是对成年罪犯过度保护的思索。未成年人犯罪时,其心智不够健全,对事物没有正确的判断,不能准确地预见行为的后果,是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区别法律对待的主要原因,类似于将精神病患者与正常人区分开来的原因,但是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心智不健全时应该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心存畏惧才是,但却以成年人也想象不出来了凶残手段去实施犯罪,普通民众很难相信这种孩子将来长大了会具有社会价值。
法律本就是虚拟的社会制度,是整个社会都认同的行为准则,违背准则的人必须受到惩罚,才能阻止他人违法的脚步。她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一种国家机器,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也要在现实中得到实施,否则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前些日子办理的一个少年杀死女友的案子,被害人家属咨询我将来的判决结果,我非常肯定的告诉他们,绝对不会判处死刑,因为他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虽然只差两天。女孩的母亲痛哭失声,不明白为什么杀人不用偿命。
记得张氏叔侄在重审的法庭上说过一段令世人瞩目的话,大意是搞法律的人子孙不会永远从事法律工作,到那时也有可能成为司法滥权的受害人。我还记得有位教授讲课时提到一位法学专家,四处呼吁废除死刑,而当自己的女儿被奸杀之后,他却强烈要求判处凶手死刑。
从事司法工作时间越长,越体会到法律的无力,我曾经嫉恶如仇的热情早就已经熄灭,按部就班的依条文办案,可我担心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守法公民》里那个被手机炸死的无情法官,所以尽量保有一颗同情心和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