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正在单位工作,突然接到正在上初三的孩子的班主任电话,说孩子在英语课上表现不好,英语老师要求见家长。我立即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就匆匆赶到学校。
到了学校,我和班主任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就来到英语教研组。当时教研组里有四个老师,我敲门进去后,自我介绍并说明来意,孩子英语老师张老师,立即转过身,气呼呼地和我投诉着孩子的问题,我在他停顿的间歇,提起孩子平时在英语方面的努力,想缓和一下气氛。张老师非但没有听进去,还极尽所能地进行否定,言语之间除了愤怒还有不屑。我站在那里,像个犯错误的孩子,足足听一个刚毕业两年,还没有结婚成家的二十多岁地老师教训了半个小时。她谴责的差不多了,也可能是累了,就停了下来。我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管教不严,使孩子惹老师生气,影响课堂纪律而真诚道歉,同时,也代孩子向她进行了道歉。因为张老师有课,所以这次“会晤”才算结束。
我到班级想看一下孩子上课的状态,班主任王老师正在门口,见到我就把我拉到走廊的僻静处,没想到我能这么理性地把这件事处理好,她说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张老师检查英语笔记时,孩子的笔记本散了掉页了,张老师就认为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就把孩子的笔记本扔到了地上。孩子是班级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同学们都很佩服他,老师地举动让他感觉自尊心被伤害了,所以就很生气。当老师提问时,其他同学举手,没等同学回答,他就坐在座位上把答案说出来。老师特别生气,认为孩子的品质有问题,要求立刻见家长。
我承认孩子做得的确不对,十分理解老师的反应。但是,那一刻我也很心疼孩子。他的品质没有变,只是进入了青春期,有那么一点点叛逆,看起来好像是变了,变得没有原来那么听话懂事了,变得像个刺头。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会发现原来老师的话、家长的话,有些就变成了逆耳之言,与他交流,有时就像拔河一样,要费好大劲,软硬兼施,才能勉强地把他拉过来。有时候,真希望这一切可以模拟,可以复盘,可以重来。那就索性让他按照他的方式去试一回,撞了南墙,才会知道自己孰错孰对。可惜人生不能重来,特别是关键的青春期阶段,没有试错的机会,这段路能否走好,将决定着他未来的求学之路甚至人生之路能否行稳致远。
其实青春期的叛逆,相当于“破茧”的过程,追求独立和自我,在叛逆中痛并成长着。
没有结婚成家,更没有为人父母的年轻老师,虽然学过心理学,但他们还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能理解和接受孩子地变化。所以,当孩子的叛逆挑战了她作为老师的权威时,她就突然失控爆发了。成年人的愤怒可以安抚,但作为家长更担心这种兴师动众、大动干戈,对于一个自尊心极强的青春期的孩子会受到什么程度的伤害和影响。
那段时间,我一边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一边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变化,如果孩子学习状态受到影响,或者厌弃学习英语,可能就要考虑转学的问题了。还好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始终保持稳定,而且在升初四时,毕业班老师进行了重新配备,我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踏实下来。
后来,我给校长信箱发了一封邮件,建议学校在配备老师时,能够考虑孩子青春期的特殊表现和变化,希望学校也能侧重强化对老师这方面的培训,老师和家长一起努力陪伴呵护孩子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能顺利地渡过青春期,培养孩子健康阳光的心态,点亮孩子的信念和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