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儿童成为生命的主人(三)

让儿童成为生命的主人(三)

作者: 甘肃武都陈武红 | 来源:发表于2021-05-03 23:50 被阅读0次

    只有深度学习,孩子才会爱上学习。书中指出:“我们不是贬低学校课程大纲中的科目,也不认为要减少学习的科目,重要的是教师要用连贯的方式来教授这些科目,使孩子认识到所学科目的目的和实用价值,而不是把这些科目看作是纯粹抽象和理论的东西。”的确,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必然要进行转型。只有改革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才能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怀特海曾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之路。”教师作为教室和课堂的主宰者,决定了给予学生怎样的教学和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发展,教学的样子已经不是传统的模式,不再是重知识和记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深度学习正是面向未来的新样式,通过教师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深度学习。

    “科目教学应该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确,教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教学可以变得丰富多彩,其乐无穷。问题的关键,就看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意识和能力。新时代的好教师,就应该把好的教学带给学生,打造浸润生命的课堂。

    结合当下学校教学实际,仍然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革的地方。一是存在和深度学习相违背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学生的主动探索。不管是因为学校对成绩的要求,还是社会和家长对成绩的看重,教师们习惯让学生乖乖就坐,专心听自己的授课,不允许有学生的讨论和质疑,更不允许学生出现自己讲过的知识存在遗忘现象,否则,教师就会动怒,给学生贴上各种标签。只有学生像机器人一样,考试得个高分,教师就会认为是好学生。殊不知,这样的方式是摁着牛头吃草,学生学得很被动,学习自然就不会出现兴趣。知识真的就很重要吗?分数真的就是教育的全部吗?答案显而易见,对于学生的一生重要的不是这些。林格曾说:“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二是有接近深度学习的学习方式,但是缺乏深度探索。小组合作讨论是学校一直坚持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思考和交流,课堂不再是一言堂,学生有了更多表达想法的机会,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正如《学习的本质》一书中,关于深度学习的描述,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生发内心体验,成为主动学习者。记得我曾经上过的一篇课文《陶罐和铁罐》,很多年后我的学生说起都是记忆深刻,就是因为当时采用了话剧的方式,让学生角色扮演,深入课文中的具体角色,并通过辩论会,让学生们充分感知课文包含的育人道理。由此可见,活动和体验下的学习才是记忆深刻,并且感兴趣的。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怎么做才是引发学生思考,真正发挥出学生是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在当下的教学中,只是根据教师的问题,随意组织一个讨论,让学生参与交流,但是往往会流于形式,出现为交流而交流、为合作而合作的情况。交流缺乏深度,问题不够深刻,是不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要实现深度学习的发生,教师是关键,只有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成为深度学习的实践者,才能带领学生开始深度学习。达克沃斯认为,实际情境是最充分、最好的学习情境,因为实际问题能激跃起学生的理智兴奋,在试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各条求知路径——行动、言语、公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手、动脑、动嘴,藉此在学生的头脑里不断高速地进行理解的重组和跹跃。对于情境教学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教育大家都很重视。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尔》中就记载了情境教学的实例:爱弥尔不会辨别方向,有一次教师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由他自己辨别方向,在森林里,爱弥尔又累又饿,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老师教育他:“中午的树影朝北,应根据树影辨别方向,寻找回家的路。这是利用大自然的情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儿童成为生命的主人(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nq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