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真的需要共情力吗?(上)

人真的需要共情力吗?(上)

作者: 爱笑的in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23:29 被阅读0次

    人需要有共情力吗?

    曾经有这样一位少年,爱运动,思维敏捷,待人亲切,就是不爱读书,大学上没几个月就退学了。没有文凭,加上时运不佳,一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他开始心灰意冷,得了抑郁症,还交了一群狐朋狗友,染上毒瘾。

    为了帮他戒掉毒瘾,父母家人都竭尽全力帮他,他自己也通过各种书籍药物去戒毒,但收效甚微。最终,他还是没能戒掉毒瘾。

    有一次,他吸毒后去酒吧,被几个熟悉的酒友忽悠去打劫,他稀里糊涂就答应了。事发后,他很害怕,躲避到国外的小岛上。

    哥哥打电话让他回来,说会帮助他找最好的律师,坐牢时间不会太长,不用担心。随后跟他讲道理,说你不可能一辈子都躲在国外,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甚至搬出父母这张王牌,说父母很挂念他,只要他回来他们都会支持他。

    听完后,弟弟回答说,让我想想吧,我爱你,告诉父母,我也爱他们。

    哥哥以为,这样弟弟就会心无顾虑的回国。可他没想到,在他打完电话的当天晚上,弟弟自杀了。哥哥听到弟弟的死讯,一方面很震惊,一方面又很自责。

    于是,当时已取得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的哥哥开始研究共情能力,并在多年后写下了《共情的能力》,他就是美国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利。

    事发多年后,哥哥总会想,如果换种方式,弟弟是否就不会走得这么决绝。当弟弟说“如果我坐牢,我会杀了我自己”,他如果不认为是幼稚,而是懂得弟弟对坐牢的恐惧,从而去缓解是不是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果当弟弟说“我爱你”,他也回一句我们也爱你,让弟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不会感觉到孤独,是否结局也会不一样。

    其实跟作者一样,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忽略共情的力量。

    尤其是在原生家庭的教育下,很多父母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逼迫他们参加各种补习班,在他们想要奖励时,却端上一盆冷水。同样的,孩子也不能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总会因为父母的某点过失而认为是父母的错。

    双方都急于对对方下定论,于是,父母在等孩子学会感恩,孩子在等父母一句道歉。双方都不谦让,导致家庭关系逐渐冷却。

    如果双方都拥有共情力,学会去聆听,事情的结局可能都会有所改变。

    美国心理学畅销书作家欧文.亚隆曾经接待过一个身患乳腺癌的来访者,这位女士跟她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太好,所以她很渴望父亲能开车送她上大学。这样,两人就有单独的相处时间。

    当父亲真的送她了,她却很郁闷。因为父亲一路总在抱怨旁边的小河太脏了,都是垃圾。而女儿明明看到小溪没什么垃圾,看起来田园风情挺足的。她对父亲很无语,一路上都保持沉默。

    后来,她故地重游,自己开车,发现道路两边有两条小河,从驾驶员的位置上看,另一条小河确实很脏。

    但是,当她终于学会从父亲的窗口看世界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未来,父亲去世了。如果她当初拥有共情力的话,只要稍微问一下:“我觉得溪水很干净,你为什么说脏”,这样就不用独自郁闷,成为多年后的心病了。

    很多时候,想要做到共情很简单,只要学会倾听和提问为什么,你就能知道答案。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总是急于先下解决,比如听到一个大学生要求父母买lv包包,就会下定义这孩子学会攀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却没有问她为什么想要买。

    除了家庭关系,拥有共情力在社交中也是至关重要。人的社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理想化;第二,两极化;第三,和解。一开始容易把别人塑造得很完美的形象,随着交往深入会发现对方一些坏毛病,进入二极化状态。这时的共情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没有共情力,你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方的想法与做法,永远达不到和解。相反,如果拥有共情力,双方能更友好自然的相处。

    这就是拥有共情力的好处。

    如果看到这里,你觉得一定要具备共情力,我建议你先别着急下定论,明天我将说说拥有共情力的弊端,你再做出判断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真的需要共情力吗?(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ok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