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陈掌柜那试了两次衣服。
每次回来,都会审视目前的衣柜,一堆不想要的了。
一半再一半。
说来奇怪,都没认真地审视过自己的身体。
天天见着的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看见。
我被我的惯性束缚着。眼见也不能为实了。
人和人的关系很微妙。
可以只是照面点头。又或因某事突然密切起来。
我这人燃点原来还蛮高的。
掌柜的周六带我去看了据她说张家港唯一的木绣球。
又见她带孩子铲了青苔,在瓦片上做了棵蛇莓微景观。
仰视!仰视!必须仰视呐!
来了几次小院,扫过衣服的,没有特别冲动要试的。
———————————————————
3.22写的。过了一月有余。
赶紧接上吧。后来便是试。节制地买了几件。
回家发现好多衣服不想穿了,事实是本来也没几件想穿的,断舍离了呗。
下图是我被困在衣帽间,皱成八字眉原是不容易的。
自己清走一半。
请掌柜的来,又清走一半。
然后...然后就没有啥衣服了。
顺理成章地买衣服。倒也没有啦。
开始一边狂听哔哩哔哩里各种UP主断舍离的心得,一边整理家中所有事物。
之前进行过N次断舍离,都未断根。这次能成?
联系到减肥经历,每天记录早晨体重,晚餐内容。如实地记录,节制自然发生。
那么每天记录穿什么,便知道哪些衣服是自己的宠妃。这可能就是你的调性。
买衣服又是另外一种惯性,所以无论进多少次衣服店,买的又多是类似的,只是自己不知觉。
某朋友就表示,一周前买的什么衣服都不太清楚是什么了。当然啦,后宫佳衣百件起吧,日常琐事又那么多。
买的衣服又与日常穿着不一致。佳衣再美再贵,也只能成深柜皱衣。
记得有人带我看她的衣柜,与《购物狂》的张柏芝有一拼。问到为何不穿,回:这件很贵,但是清洗麻烦;这件好看,不过穿在身上不舒服。
不穿的理由多多,买它的理由呢?
《极简生活》里提到的“打包行李”思维,对我来说很实用。出门旅行随带之物,一定是舒适体面,且一物多用。
确定了原则,然后就是充分地使用掌柜的。因为我的穿搭品位,及格都没有。
我以为这事,要么是有天赋,要么就是大量地实践。
我还是借掌柜的淬炼过的火眼金睛以及店里不断更新滴款式。
尽量让自己空白,不断榨掌柜的,时时尝鲜,怦怦然。
在过程中,缓慢修炼。
不能等啦,先拉我及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