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908雾友会群聊精华:问题3:“快乐教育”是对还是错,到底应该

0908雾友会群聊精华:问题3:“快乐教育”是对还是错,到底应该

作者: 无非2017 | 来源:发表于2016-09-09 09:58 被阅读0次

    问题3:“快乐教育”是对还是错,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

    无非的概括和总结:

    宁采臣认为,教育应该是快乐的,不快乐的教育会毁掉孩子,在他们快乐的时候,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比较容易。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唯一的方法是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

    对此我非常赞同,在科学上来讲,当孩子被夸奖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会提高大脑的效率和学习主动性,从心理上来讲,在被肯定认可时,能有稳定的心理状态去做正常的学习思考活动,被否定时则会感到被攻击,会消耗巨大的能力去应付。快乐教育,应该是尽量让孩子在自信快乐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多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让孩子傻乐傻玩。

    “涛涛沥沥”认为,中国古代就有严师出高徒一说,尊师重教的习俗赋予了教师责罚学生的特权,很难想象那时候的是快乐教育,所以也许快乐教育的意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快乐教育这个想法被广泛接受,孩子应该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但快乐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使人成才,而在于使个人人格的健全,更容易幸福。他还举了《雷雨》作者曹禺的例子,说明曹禺童年不快乐,却写出了杰出的作品,但是他的人生不幸福。

    我认为,确实快乐教育并不是绝对的,快乐教育只是能让孩子省掉不愉快的能量消耗,能集中精力去发挥潜能,是一种高效率的教育方式。但是没有快乐教育,并非就不能成才,曹禺的例子说明,人的才能其实是被环境激发的,如果环境恶劣,也可以被逼出优秀的能力,但是这取决于当事人本身的承受力、修复力、应变力等等(所以那么多类似的家庭也就出了一个曹禺)。如今,严师出高徒,可以是要求严格,不一定是态度严苛。态度可以温和但坚定明确。

    苏兰作为心理咨询师,则从专业角度澄清了快乐教育的误区——

    快乐教育来源于心理学派的人本主义学派,但是不能把“快乐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小孩子无需太用功,玩乐最重要。玩乐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把“快乐教育”等同于自由玩乐、降低学习难度,那是一种误读。真正的“快乐教育”是引导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内在积极性,努力减少学习中不必要的负面体验,同时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如果在认识上误读,其结果或对孩子在生活上自由放任、在学习上蜻蜓点水,或将“快乐教育”一棍子打死,用“吃苦教育”取而代之,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

    快乐来自于探索未知世界所带来的个体心性的满足。学习、工作,大抵如此。学得最好的那门功课通常不是令人讨厌的,成功的人也并不都以吃苦为能事,而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苏兰从心学角度出发的看法:

    “从心学角度,阳明先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孩子诞生起无善恶之分,所有的良知都是后天学习和磨炼的,所以如果希望做一个好的家长,不妨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信任,以身作则,你自己做到了“致良知”,言传身教,孩子也能做到,或许会更青出于蓝。”

    一句话总结:善用“快乐教育”,激发孩子的自信、动力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学有所成,也必须刻苦用功,也需要一定的吃苦。


    宁采臣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不快乐的教育会毁掉孩子

    斯宾塞认为,教育应该是充满快乐的,当一个孩子不快乐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什么好的结果。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是甘甜的蜜汁。

    孩子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会减弱,这时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来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相反如果在他们快乐的时候,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比较容易。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唯一的方法是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开始学习。许多孩子被认为没有天赋、天生比其他孩子差,其实并非如此,只是教育者的方法不得当而已。

    涛涛沥沥 

    古代近代那些智力和潜力得到开发的人都是快乐教育出来的吗?

    中国古代就有严师出高徒一说,尊师重教的习俗赋予了教师责罚学生的特权,很难想象那时候的是快乐教育,所以也许快乐教育的意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快乐教育这个想法被广泛接受,孩子应该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但快乐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使人成才,而在于使个人人格的健全,更容易幸福。

    前一段时间去天津参观了古文化街,著名戏剧雷雨的作者的故居在那里。他的童年并不快乐,甚至充满了阴郁,母亲逝世,父亲疏远,兄弟姐妹关系冷漠,唯一亲近的姐姐也早早过世。

    也许没有这段苦痛的经历,就没有雷雨。

    孩子没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对他今后的成就的影响也许没有那么大,但是他注定很难幸福。实际上,雷雨的作者一生过的也并不如意,生活在童年的阴影不能自拔,对父亲一直充满怨恨,而自己最后也没能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其实要讨论快乐教育,还得下个明确定义才行。快乐就会带来自信吗?就会带来专注吗?我觉得其实是反过来,在自信和专注下完成的成就得到肯定了就会快乐,就会更加自信和专注。我们所讲的快乐教育更像是鼓励教育。孩子做事付出了,有成效了就予以鼓励,让他更有兴趣和自信,从而愿意付出更多。避免苛责和打击,尤其是诸如扩大到“你怎么这么笨”这种否定整个人的话。

    我们可能需要避免以快乐为标准去培养孩子,因为有时候快乐的事情不一定是积极的,爱吃吃,爱玩玩很快乐,但是难道学会自律不是更重要么?小公主小王子不就是这么惯出来的么?

    苏兰 

    最后对“快乐教育”做一个澄清避免误会。转载:

    快乐教育来源于心理学派的人本主义学派,但是不能把“快乐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小孩子无需太用功,玩乐最重要。玩乐当然很重要,但如果把“快乐教育”等同于自由玩乐、降低学习难度,那是一种误读。真正的“快乐教育”是引导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内在积极性,努力减少学习中不必要的负面体验,同时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如果在认识上误读,其结果或对孩子在生活上自由放任、在学习上蜻蜓点水,或将“快乐教育”一棍子打死,用“吃苦教育”取而代之,这两种极端都不可取。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了一个液态金属领域的科研团队,潜心研究10余年,整天与瓶瓶罐罐打交道,别人以为他们备受煎熬,但他们的感受恰恰相反:抛开所谓的成败得失,科研本身可以很快乐。快乐来自于探索未知世界所带来的个体心性的满足。学习、工作,大抵如此。学得最好的那门功课通常不是令人讨厌的,成功的人也并不都以吃苦为能事,而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一味强调苦,终难持久,以兴趣、快乐做底子,苦才能转化为进步的阶梯。

    补充我苏兰自己的看法:

    “从心学角度,阳明先生“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孩子诞生起无善恶之分,所有的良知都是后天学习和磨炼的,所以如果希望做一个好的家长,不妨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信任,以身作则,你自己做到了“致良知”,言传身教,孩子也能做到,或许会更青出于蓝。”

    红豆沙 

    说到快乐,我就联想到兴趣,感兴趣的事再怎么辛苦都是快乐的。不感兴趣的事,别人觉得再好,还是不快乐。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把自己觉得不快乐的事变成一种“快乐”,对它有兴趣,我觉得才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908雾友会群聊精华:问题3:“快乐教育”是对还是错,到底应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se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