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无知
文/袁茹意
多多买菜上面有卖莲蓬的,看图片很新鲜的样子。吃过莲子粥,喝过莲子芯,看过挖莲藕,赏过荷花池,唯独没有亲手触摸过新鲜的莲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下了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3dfdf24537906596.jpg)
等待了一天,莲蓬到了。细细地看着它,碧绿碧绿的,初看像花洒。哈哈,请忽略我见识短浅,且把这么美好的事物比喻成这个样子。我的无知并未到此为止,拿着软软的莲蓬头,无从下手。因为我着实不想破坏它的完整。小心翼翼地挤弄着,咦,挤出一粒子。这该是莲子呗?怎么和我平时吃的不一样?捏着籽粒,反复观察着,试试能不能剥皮?揉揉捏捏,指甲一抠,里面还真的有东西。剥开,就是我熟悉的莲子。哇!这么神奇!我想用鲜嫩的莲子煮粥。又怕莲子芯苦,于是又将它一个个挑出。四十多个莲子,我大概用了一个半小时。妈说我耐心真好,我觉得是自己好奇心太重。人对于自己不熟知的东西,总有一探究竟的心理。
看着被掏空的莲蓬,我突然想起明末清初李渔写的《芙蕖》。迅速查找,重读原文。自荷钱、荷茎、荷叶、荷花写到莲蓬、莲子、嫩藕,可目,可鼻,可口,哪怕霜中败叶也可“摘而藏之,备经年裹物之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33d95ebc4dcf6d6b.jpg)
因一物触发了多年前所学,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这可能也就是罗翔老师谈到的读书的意义:一方面阅读能够让你超越暂时的繁琐,让你超越暂时的平庸,让你暂时忘记周边的蝇营狗苟。读好书,既逃避世界又进入世界,在这种张力中,体会人生的意义。
罗翔老师概括的好。因一篇《芙蕖》让我又联想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及汉代的《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清新脱俗的鱼戏莲叶间,仿佛跃人眼前。因无知与好奇,一物引领我思考如此多。认识自然,承认自己的无知,因无知而去阅读,通过阅读会发现认知的局限性。苏格拉底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打开自己,坦然接受自己,可以与天地对话,可以与书籍中的智者交流。不要怕,随我来,从一本书开始,哪怕是一柄莲蓬,也可以为我们打开新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