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

作者: 献刀 | 来源:发表于2020-07-21 01:08 被阅读0次

咖啡劲儿大,睡不着。

今晚和朋友分享了两段在天主教堂里的经历。

一次是在西贡的红教堂,旅游观光的时候,赶上主日,早上同事都去了邮局写明信片,我独自去了红教堂观看礼拜。教堂里挤满了各种肤色的人,座椅外围了线,很多人包括我就站在线外观看或参与礼拜。神父们是白人。教堂一根根柱子上挂着电视播放英文经文。观礼过程中看到电视上的经文忽然感动流泪。很奇特的经历。礼拜结束后教堂关闭,我在门外见到了从邮局来的同事,他们没能赶上观看礼拜。今天回想此事,想到了十个童女的比喻。

另一件事是在徐家汇天主教堂,一次去游玩,非礼拜时段,教堂内只有少数几个游人,我观看了里面的圣像等,坐在椅子上对着彩色玻璃窗发了半天呆,觉得心里平静安宁,向往修道生活。出了教堂走进地铁站,忽然感受到再次回到物欲汹汹的世俗世界。前后判然相别的感受,不经过理念性的思考,直接在心里发生冲击,越过辞句,成为真正的个人经验。建筑、绘画、礼仪,这些有形之物构成独特场域,帮助人更易容易进入对永恒之事的感知与理解之中,如此说来,这些有形事物不可谓不重要。

教义、神学,是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信仰需要有内在生命体验。以为只用正确教义、道德规范、树立规矩的读经祷告生活,就可以达到敬虔的生命,是否是缘木求鱼,是否会使人不自觉地想去拔苗助长,以致沦为意识形态,沦为虚伪之人?

可见说“我们这是信仰,不是宗教”的人,其实既不了解信仰,也不了解宗教,且不免自大。宗教那个“壳子”,其实十分重要。我见过比较滑稽矛盾的事情,是有牧师一面说“我们这是信仰,不是宗教”,一面嘲笑希腊人重灵魂而轻身体。

又或者可以猜测,那些喜欢讲“我们这是信仰,不是宗教”的人、那些将信仰简化为一套规范生活方式的人、将自言自语的自欺式反省美化为与神交通的祷告的人、那些经过若干年教会生活后总结出一套封闭的话语体系用以反复解释世上一切事物的人

——其实是道德狂?

何谓道德狂?就是在看到别人的不义的时候,心里产生刺痛,因此要努力践行出高尚的品行,好以此来报复那些道德败坏的人。

这样的人如果不上讲台讲“道”,如果不在小组聚会中将自己近来的生活作出属灵的总结,——是会憋坏的。

相关文章

  • 世界史学习(二百三十七)

    君士坦丁堡建教堂随后变成东正教教堂,而西方教堂则变成了罗马天主教堂。君士坦丁堡建教堂随后变成东正教教堂,而西方教堂...

  • 北欧游记5---丹麦奥登塞教堂大集合

    今天来到奥登塞(Odense),参观了三个教堂。 教堂1 教堂2 教堂3

  • 教堂

    中间立放着一簇又一簇的花儿, 青春可就躺下了, 扶起容易吗? 褪色的光为何明晃晃, 四周涂抹单调的墙, 静静回想。...

  • 教堂

    太难了中途无数回画不下去 但还是画完了 滤镜是个好东西 以上

  • 教堂

    仁慈的父 圣索菲亚是你的教堂 你的故事需要被宣扬还是遗忘 壁画浸染岁月的模样 斑驳的砖墙 教堂外广场空旷 白鸽在飞...

  • 教堂

    澳门 川流不息的旺街上出现了一座安静的教堂 静谧的吊灯 墙上的雕塑 在述说一些故事 忏悔室外的把手 曾被多少人抚摸

  • 教堂

    这样漂亮的教堂 真是恩典

  • 教堂

    据说教堂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依旧耸立在徐家汇漕溪北路虹桥路交叉口边上,每天有很多人前来驻足仰望。 每天从这座建筑边...

  • 教堂

  • 教堂

    你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何必为衣裳忧虑呢?野地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ym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