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世界有一些循环结构,一旦形成,就会不断自我强化。有破坏性的循环,比如猜疑,越猜疑就越觉得对方可疑,越觉得对方可疑就越猜疑;比如恨,越恨就越冲突,越冲突就越恨。有建设性的循环,比如表扬,越表扬就越努力,就成绩越好,就越得到表扬;比如爱,越爱越觉得对方顺眼,越觉得对方顺眼就越爱。
感觉每个人都奔走在无意识的循环路上。差别在于,一部分有自省能力的,会停下来思考这条循环是不是需要调整。
2
成人学东西,为什么不能长期坚持?成长在于长期而持续的积累,为什么多数人会半途而废?我写过一些技法,但这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你是否建立起了自己的创造系统?没有创造的需求牵引,没有创造所带来的成就感,积累的动机就会逐渐枯竭。
让自己成为一个创造者、生产者,这样,自我教育就会成为天然的需求。在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眼中,这是教育的关键问题。
3
教育的目的,是自我教育。教育一开始,就要让孩子有丰富的创造性体验,在创造中彰显才能和价值。一个创造者,始终会有自我教育的强烈需求、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用创造来抵御消费主义,用创造来发展自我教育的需求,让创造成为荣誉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源泉,这是智育的底层问题。
4
傲慢的本质
认为对方的价值提供的太有限
不想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5
小孩你不能禁止的太多,但你可以挖坑教育他
他爱玩游戏,就让他专业进行竞技培训
他爱看短视频,就让他去拍和剪辑短视频
把爱好变成一定要做工作,就一定可以让爱好索然无味。
6
一直存着罗翔老师的这段话:“我们永远不要在自己所看重的事情上,投入不切实际的期待,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有限的人与事物永远无法承载我们无限的期待。”
想来确实如此,反倒是没有什么精神寄托的时候,我完全轻松自由,没有什么患得患失也没有纠结焦虑的情绪,那些没有那么多期待日子,反而都过的顺风顺水。
7
我最无法理解的就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因为这些人太不知道感恩了。我常常思考的是谁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不是天天被什么各种洗脑。
要学会算经济账,不要变的本末倒置。谁才是真正对你有帮助的人,谁才是真正的在糟蹋你,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想不清楚,很容易就成为一个无知的帮凶。
要感恩对的人,真正对你有帮助的人,对你有启发的人,这些人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
8
创业者最大的榜样其实是CPC,并不是MBA教案上的那些牛逼闪闪的案例。在其成为全国执政党之前,1927年、1934年、1936年、1941年,我党每一次都面临巨大的考验,真正给我个人的启示是什么呢?1. 熬住了,别灰心,想办法;2. 别闲着,练内功,抓建设;3. 要独立,能合作,能竞争;4. 抓机会,行动快,执行力。说句不客气的话,能学到我党的万一,组织或个人必然是受益匪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