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你的好前程?
答案似乎既在常识范围之内,又略有不同。
因为这个“前程”本质上是未来意义上的,自带目标导向功能,它会牵引着你去思考:你想要的未来美好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在我们的讨论框架之内,这个“前程”指的依然是通过加入一家公司成为某个部门或团队的一个职位上的任职者这种形式,来完成劳动价值的创造与交换过程。
对于何谓“好前程”,每个人的界定标准都大同小异,这里借鉴一下管理学中赫兹伯格提出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概念来进行说明。
简单来说,有很多因素是能够给你带来愉悦感的,比如:
Ø 工作环境能提供足够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
Ø 工作条件较好,能够让你较为顺利地完成工作;
Ø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没有太多权谋争斗;
Ø 工作强度适度,压力适中,既不会太累,也不会太闲;
Ø 薪资待遇良好,能满足日常生活开支和家庭所需;
Ø ……
这些都很好,或许正是你需要的,它们被称作“保健因素”。
但,仅有这些就够了吗?
比如:你可能正在一家国企或事业单位上班,工作环境很能为你提供安全感,工作压力也不大,待遇也不错,可你总觉得数十年如一日、一眼看到头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
每天的工作内容重复单调,没有多少新鲜刺激,领导开会还没张口你就能猜出个大概,同事迎面走来你不用问就知道他在追求什么(或者没有了追求);
特别郁闷的是,你每天乘坐的单位班车里几乎永远见到的都是那几张熟悉的脸孔,听到的也都是那些听了无数遍已经很想要逃离的谈话,甚至那些笑声都变得沉重抑郁,失去了在心灵世界飞翔的翅膀。
这时你的心里就会发出渴望:你想要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与事,让这份工作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给你提供不一样的新鲜刺激,摆脱冗长无涯的死气沉沉。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重要的概念了,那就是与“保健因素”相对的“激励因素”。
顾名思义,激励因素重点不在于保健,而在于激励——真正激励一个员工在工作中激发出个人潜能、通过与不同的人与事的协调配合,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具有重要性的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从而获得成就感。
这样的“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有挑战性、工作内容能带来成就感、价值感、能够收获成长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薪酬待遇这个因素。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都很难认为薪酬待遇是单纯的保健因素(想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以及那些拿着数百万甚至更高的年薪的职业经理人们),特别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刚刚走出温饱的阶段。
因此,客观地说,薪酬很重要,高薪酬确实可以带来强的激励作用,只是不能持久且有很多副作用罢了。
当然,还必须强调一点:他人的好前程可能未必适合于你,千万不要被亮瞎眼的职位和年薪冲昏了头脑,盲目跳槽,去追求虚幻的成功。
所谓他人之蜜饯可能就是你的砒霜,不可不慎。
你需要的是时刻扪心自问几个问题:
Ø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美好生活?
Ø我到底想成长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Ø我到底想要为什么人群服务奉献?
Ø我到底想跟什么的人一起共事?
......
搞清楚了这几个基本问题,你就很清楚自己的好前程在哪里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几个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搞清楚的,因为它们的答案取决于你,且会随着你的人生阅历、思维认知等的改变而相应改变,并非一个静态存在。
02
哪里才能找到自己的好前程?
一个常识是:之所以人们对未来有追求、有想往并愿意为之不懈努力奋斗,根本原因之一是人们能感受到心中存在着一个理想自我,它不同于现实自我(更多来自于他人反馈与自我省察),这种差异性和差距牵引着人们日日奔波、时时探索。
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寻找并从事一份工作来改变自己的现状,当然也有自己创业的另当别论——这里只讨论在组织中工作这种情况。
好前程在什么地方的问题,细究起来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好的环境加上合理的心态。
好的环境指的是你认为的更加理想的工作环境,具体包括一个产业、区域、组织、职能、部门直至最微观层面的职位。
这个维度要说起来会非常复杂,今后会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论述。
合理的心态指的是你是否调试好了自己的状态,能否客观地认知自己的能力长短板、个性特质等方面的因素,以谋求动态地适应有机的外部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