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有方法73——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教育有方法73——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作者: 井蛙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4-01-06 05:15 被阅读0次
                一致性
            整个P.E.T.所倡导的就是一致性沟通。可以说,真诚一致是P.E.T.的基调,倾听需要真诚的心态,表达我信息时需要内外一致,处理冲突时需要真实面对双方的需求。所以,一致性沟通就是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和无伤害的沟通。
            我们的内在总是有很多种声音,现实社会中几乎人人皆分裂,针对分裂的唯一药方是真诚一致。
            很多时候自欺太深,我们都已当真。有一个词被用来形容这种自欺,叫作强迫性假装。有一回我跟女儿探讨什么是强迫性假装,她给我打了个比方:“强迫性假装就是你原来是一匹斑马,可是你一直告诉别人和自己说你是长颈鹿,终于有一天,你完全忘记了斑马这回事,认定自己是长颈鹿。” 
            好人、贤妻良母、专家、矜持的人、谦卑的人、胆小的人、坏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强迫性假装,成为人生戏码,演着演着入戏太深,装着装着信以为真。
            假装的背后是恐惧,恐惧真实的自己不够好。从而形成一个悖论:真实的自己不够好,所以开始假装,但内在又为无法做真实的自己痛苦。假装好人的,通常自己很痛苦,然后开始投射别人的坏,“我都这么好了,坏的只能是你了”;假装矜持的,会特别痛恨生活中遇见的那些活得奔放的人;假装胆小懦弱的,会处处遇见强势的人,继续出演被欺压的戏码。
            卡尔·罗杰斯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愿你我在欺人或自欺的路上能够止步,甚至回头。
            当我们做回真实的自己,放下羁绊与观念的束缚,就会更有能力在无问题区与孩子相处,陪伴孩子成长。     
            1. 做真实的父母
            真实的父母意味着打破父母无所不能的神话,承认身为父母的我不是完美的,我是有限的,有些行为我能接纳,但也有些行为是我不能接纳的。有些事,我也有做不到或做错的时候。
            当我们能坦诚地面对自己时,我们也跟自己达成了和解。世界不外乎我们的投射,我们已宽恕了自己,外在的世界又怎么会有冲突呢。
            2.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疗愈师
            我们的反省和行动可以疗愈孩子,我们的耐心和接纳可以协助孩子。这个内在蕴藏着智慧种子的小小灵魂会绽放,会成长,会有力量去面对外在可能发生的“风暴”。因为他知道,在你这里有稳稳的爱!因为他知道,他有大大的港湾。
            3. 无条件养育是一种邀请而非要求
            对于无条件养育,凯蒂说:“那意味着他(孩子)不欠你任何事情,你也不是为了他的缘故。你明白你做这件事情纯粹是为了你自己。带着这份觉知来抚育你的小孩,而且全然清楚地知道,你会在那里,是因为你想要在那里,以身作则地抚育他们、教导他们。你这么做,仅仅因为你爱他们,而且因为那么做时,你才会喜欢你自己。那全都跟他们无关。虽然那是一种全属‘一己’的行为,却是无条件的爱,这是值得一再重申的真谛。”虽然凯蒂说养育跟孩子无关,是“一己”的行为,但可能对有些人来说,还是很抽象,要讲清楚不容易,讲不好,反而让人更糊涂了。
            所谓无条件养育,在我看来就是在无条件的爱的基础上衍生的养育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你不是怀有某个目的才去养育孩子。
            无条件养育,不是实施控制。没有控制,即尊重,尊重孩子本来的样子,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把孩子比喻为不断成长的小树,如果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枝剪叶,甚至设计好生长的方向,这样的养育方式,有可能会养出很好看的盆景,但每一盆盆景都在诠释着什么叫扭曲或非自然。
            无条件养育,不是带着预设。做父母的过程,是不断看见自我、面对自我的一个过程。稍有觉知,我们就会看到,我们常带着预设,或带着期待养育孩子,而这些预设和期待往往就是父母内在匮乏感的投射。
            4. 养育的初心,爱还是恐惧。
            于我,更愿意你是因爱而来,而非恐惧;于我,我更愿意与你一起回忆养育的初心,而非恐惧的幻象;于我,我更愿意相信孩子有向善的生长动力,而非不教不成才;于我,我更愿意信任孩子有自我负责的能力,而非无助的受害者;于我,我更愿意相信亲子之间的这场缘分是相互的选择,而那样的选择是出自爱,而非恐惧,因为爱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你我的本质。
            所以在我看来,要判断一种养育方式适不适合你,先要问问自己,你想选择爱吗?如果想,你就会看到,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需求、自然后果、暂停时间、按时喂养、温柔而坚定等方式的背后都是恐惧。出于恐惧,父母通过这些方式实施隐形的权威和操控。在P.E.T.父母效能训练官方网站上,有托马斯·戈登博士的一小段视频,虽已时日久远,但他有力的声音仍穿越时空而来,振聋发聩,撼动当下的你我,向我们提问道:你敢摒弃所有形式的惩罚吗?
            5. 一致性沟通,不再做烦躁的妈妈
            预防性我信息,把可预见到的也许会引发冲突的事情提前告知,让对方有一个心理预期,不至于难以接受,是避免冲突的一大良方。
            调整环境,给孩子准备他喜欢的贴身物品,可以避免他在无聊的时候要求父母陪伴而发生冲突,是防患于未然、避免冲突的另一个好办法。
            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可以使用倾听的方式回应,不否定,帮助孩子的情绪流淌。
            不能接受孩子的要求时,使用面质性我信息,表达事实、影响及感受,不责备批判对方。
            一看孩子情绪越来越高涨,赶紧换挡倾听,继续给他情绪流淌的机会。
            孩子的情绪被关注到,就开始下降,自己想办法。
            先倾听一句,让孩子知道妈妈听到了他说的话。
            表白性我信息,传递自己的价值观。
            口头第三法,一起想办法,满足双方的需求。孩子的需求:不无聊;我的需求:安全。
            肯定性我信息,当对方的行为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受时,可以对此表达我们的心情。

            养育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养育,养育的本质是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养分。要做花匠而非木匠。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需要沟通而非权威。之所以觉得权威好用,是在成人的世界里权衡的表现掩盖了权威的副作用。而孩子是不惧权威的,一旦惧了,也会埋下心理隐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有方法73——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gv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