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
希望参加十天写三万字的回忆录,可以给自己的心和梦找到“家”

希望参加十天写三万字的回忆录,可以给自己的心和梦找到“家”

作者: 左手边边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21:36 被阅读192次

    不知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从事这份工作?我当年的梦想和初衷实现了吗?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这是一些很无聊又很烧脑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同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不一样。所以,不妨隔段时间就问一下自己这些问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华在《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中说道:生活不只要前行,还要往回看,往里看。

    01

    去年春节之前,就听弘丹老师说写回忆录的事情,只不过时间和精力都不够就没有去尝试。今年春节之前再次提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点动心了。

    动心的原因是,我想去写一写我身边那些很普通的平凡人带给我的启发,企图在他们身上寻找一些生命的亮点,来弥补自己的短缺。身边榜样的力量远超名人对我们的影响。

    比如,那位十年里失去五位至亲却仍倔强地认真地活着的姥姥;比如妈妈认为胡搅蛮缠而爸爸却觉得是讲理之人的奶奶;再比如辛劳一生而在一场大病后开始“觉醒”的爸爸,等等。

    这些人或者组成了我的原生家庭,或者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而已步入中年行列的我,确有必要去用更加客观地眼光去审视一些这些亲人。

    关于他们的故事,在我过去一年的清晨写作中偶尔有提到,却未系统化书写。我想,写回忆录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

    于是,我决定用十天的时间动笔来写,从身边人身上开始寻根之旅。这是我参加训练营的初衷。

    02

    作为不折不扣的无神论者,在关于本心和梦想这件事情上,却坚信有些事情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

    在开营之前,我没想过写自己,理由是自己还年轻,经历不够多,故事不够多,经验不够多,没有什么可以回忆的。课后,我改变了想法,决定利用十天的时间来把自己的过往梳理一遍。

    大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为什么学习法学?我说脑子进水。这一句话震惊了全班同学,因为很多人跟我有一样的想法,但没人敢这么直接说。

    我问过自己,真的是因为脑子记进水吗?答案其实不是,只是作为文科生深受政治课影响,那个时候的梦想就是当律师,只不过是进入大学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有多大。而且,当时,那个同学眼里觉得和我很般配的男孩也是报了法学专业。

    如果不追问,或许这个答案也是顺理成章的。但再往前追溯,答案就是90年代初的香港电视剧,那些巧言善变的律师在法庭上的卓越表现吸引了我。

    而我偏偏又是小伙伴里最能说、语速最快的那个。大我几岁的表姐看到我把表妹辩论地说不出话来后,告诉我你不当律师亏了。

    或许我的律师梦的根源在此。只不过,大学毕业后的脑子进水让我迷失了自我,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兜兜转转几年过去了,几年前我又燃起了这个梦想。

    这一次,我想通过书写回忆录去为自己的梦找到“家”,找到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再轻言放弃的那份揉进骨子里的坚定。

    03

    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大概就是我,道理都懂,但是容易放弃,容易眼高手低。

    前几天,看了一个TED演讲,题目是真实的自己存在吗?演讲者在最后给出了答案:真实的自己是存在的,但不是哪个靠着心理测试、星座、属相等等挖掘出来的自己,而是有过往的经历、欲望、情感等组成的自己。

    自己与自己对话,在自己的世界自由地回忆自己的过往,或许就是找到自己、了解自己的最好的办法。

    自由书写的目的就是要自由。在自由的书写中,将过去的自己像电影一样一帧帧放过,看看自己曾经的喜怒哀乐,看看自己的得失与成长,看看自己那颗跳动的心,希望就此可以激发出人生下半载为梦想坚持的动力。

    而这个梦想不只是现在想的这一个,而是那些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或那几个,比如还有我的写做梦。

    一次,在和一个研究灵修的朋友聊天中,她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很多时候我只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帮你分析,而最了解你的认识你自己,所以很多时候不管是寻找动力,还是化解心中的困惑都需要你自己来完成。

    那么,其实为梦想找到了回家的路,并坚持找到家门的人,有也只有自己。

    而我,希望为期十天的训练营,可以学到如何书写好自己的回忆录,如何与曾经的自己进行一次深度对话。

    从今天起,动手写出自己可能不止三万的曾经。

    (青橙学院,第9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希望参加十天写三万字的回忆录,可以给自己的心和梦找到“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gy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