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哥哥家在农村,平时除了种好庄稼外,还有几亩果园要料理。他勤劳能吃苦,由于要照顾年迈的父母,闲暇时间在村里开了一家超市,生意虽不火爆,细水长流顾个家常开支还是可以的。他家距离县城二十分钟车程,老婆在县城开了一家理发店,白天上班,晚上就回家来住。多年的努力有了些积蓄,两口子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在村里也算是日子过得不错的。
可最近两口子慢慢有了愁容,为什么呢? 他家有三个儿子,眼看着一个个长大,两口子心里慢慢沉重起来,这也许就是为人父母的负担和压力吧!

大儿子今年二十八了,从小就好念书,成绩自然也不错,一路念到大学毕业,之后留在了重庆工作。工作了几年,稍有积蓄,在家人的支持下在重庆买了一套房子,虽然面积不大,倒也有了落脚之处。上大学的时候,谈了一个女朋友是独生女,按说现在两个人也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可是谈着谈着,似乎久恋不成婚,女方却一直不不提及婚姻。家里人厅着急的,又张罗给他介绍对象,据说介绍了一个女孩,对方条件很好,比他大了几岁,在西安有车有房。也不知怎么想的,就跟这边有了联系。真是看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啊!那边还没谈利索,还没有理出头绪,这边就又开始谈恋爱,难道这就是他们所说的“普遍撒网,重点培养”吗?年轻人的世界真是不懂啊!像他们这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我们这一代人都已经为人父母了,也难怪他爸妈发愁?

二儿子,从小不喜欢念书。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混了两年感觉也不行,爸妈就想让他去学个手艺。母亲从事理发行业,所以也就带儿子入行,拜师学艺认了个师傅学理发,想着以后给儿子开个理发馆,也可以养活自己。儿子不愿呆在小县城,就去了西安城里投靠叔叔,在叔婶的帮助下开了个理发馆,但没开几天就又不想干了。辗辗转转,又跑去别的理发馆打工去了。这个小子在社会上溜达,嘴甜,也到了适婚年纪,对象倒是不愁,光主动找他的姑娘就有好几个,结婚人家一点儿也不着急。这小子不知道从哪学的,烧的一手好菜,逢年过节,家里待客的时候,这个二儿子就大放光彩,直接上手当大厨,真是一个被理发耽搁了的好厨子。但是这老二的不羁,倒是急坏了爸妈,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也不和父母说道。
三儿子似乎也没有秉承念书的基因,去年刚初中毕业,正在上技校。孩子性格可好了,虽是男孩却乖乖巧巧像个女孩子,不捣蛋不闯祸。爸妈对他的规划是上完技校,看能不能去当个兵,看看人生还有没有再次选择的机会。他也不介意,一切听父母的。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虽然是同一个家庭,一样的父母,甚至同样的教养模式,可孩子们似乎都有各自的命格,总有不同的喜好,也就导致了他们人生道路的迥异。所以,做家长的认真教导,只要适合孩子自己的人生,家长支持就好!想想也是, 在自己青春年少的时候,我们都相信“人定胜天”,不断地拼搏与努力,想要挣得一番天地。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居然也慢慢地相信了命运自有安排。人生在世,“好”无上限。各有命数,努力就好,不辜负自己来这世间一遭,不后悔自己辛苦努力一趟,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