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疲惫”的人,内心都有一个不敢被爱的自己
原文由“武志红”发布 作者 | 武志红主创团
作者 | 达芙妮
编辑 | 五花鹿
最近看《脱口秀大会》。
王建国的一段话引起了全场的共鸣:
这样的拖延,背后其实是深深的累和疲惫。
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每次想做点什么事情,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勉强行动起来。
这是许多现代人的生活常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起了我的邻居老张,他就是一个经常很累的人。
活得很累的人,究竟累在哪?
老张以前一直都是一个劳模。
他每天起早贪黑,眉头紧皱,感觉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年前的时候都快累得病倒了。
后来因为疫情,他工作暂停,可依旧没能休息好。
5月初,他老婆在深夜“咚咚”地敲我家的门,说老张太焦躁了,一直在“闹腾”,必须要让我去帮帮忙。
虽然咨询师一般不给亲朋好友提供咨询服务,但是这大半夜的找到门上,也不好意思推脱。
于是我在夜里10点跟老张进行了一番促膝长谈。
他满怀焦虑地倾诉了许多:
“小李,你不知道,这半年啥都没干,我心慌啊,感觉荒废了许多时间,晚上都睡不着觉。”
“我本来给自己定好计划,这半年要在家进修法律,参加下半年的考试,可这都半年过去了,书才看了30几页,照这样下去肯定完不成,我焦虑啊。”
“我在app上还买了很多课,也没听多少,想想,觉得自己太差劲了。”
“我就是现在晚上睡不着,白天还起不了床,我是不是要完蛋了?这意志力真差啊。”
……
哎,我知道老张勤学上进,但没想到已经“勤学上进”到这种程度。
而现实中像老张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好像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任务,急匆匆忙碌碌。
即便给他们一个假期,他们也能安排得妥妥当当,决不允许自己“浪费光阴”。
但细细去看他们的生活,还真不一定做出了很多东西,除非是被逼到不得不做的地步。
就像老张一样。
休假让他少了很多以前必须的忙碌,却让他陷入了另一种匆忙:
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事情,但总是什么都做不成,并且还依旧觉得自己特别累。
在他身上我看到的,不再是身体的忙。
更经常是精神上的慌张,从而感到疲惫。
这也是许许多多人的常态:
做了很多事情觉得累,什么事情都没做也觉得累。
总而言之,就是一种「压倒性的疲惫」。
为什么总会这样呢?
累的背后,是恐惧和强迫
经过和老张的交谈,我才发现:
他一直活在充满恐吓和强迫的说教之下。
他的父母都是我们重点中学的老师,每天嘴里都能说出几十句大道理,特别会说教。
而老张刚好又是个听话的孩子。
小时候我们同龄人还在贪玩不写作业,总是偷着打游戏看电视的时候,老张就每天在家一心一意写作业。
长大后,他也一贯自律地要求自己:
半年内必须学习完多少课程,每天要几点起床,要学完多少门课,提升自己到什么程度,不然后果很严重。
“不然就会怎么样呢?会有怎样的后果?”我问。
“业精于勤荒于嬉,懒惰下去我的人生就会毁了。”
这话怎么这么熟?
我恍然想起,这不是老张他爸以前经常对我们说的至理名言吗?
看来,老张对他爸的教诲真的是听进去了,不仅听进去了,而且还深深地相信,认为自己如果没有按照父亲告诉他的那样做,人生就会“毁”了。
一霎间,我内心凄凉和悲凉涌起,明白了老张为什么那么不容易。
他的内心充满恐惧,充满了灾难化的思维:如果不做到什么什么样,人生就会毁掉。
在临床上,我发现,很多把自己搞得很累的人,背后都有这种思维,他们从小被灌输了很多恐吓性的大道理。
他们害怕做不到某些要求,就会变成不好的人,差劲的人,人生就会完蛋等等,所以强迫自己去达到这些要求。
从表面看,他们非常自觉。
但这种自觉并不是由自己的内心驱动产生的真正的“自我管理”,而是一种内化了的说教和恐吓。
他们的脑子里仿佛有个小人,分出了各种精力:
一边要求着自己一定要干点啥;
一边花心力去面对“干不完我就很失败”的恐惧;
一边抽出时间逼自己专注去做事情;
最后留下的精力,才是真正做事的精力。
可以看到,这些恐惧的驱动,造成了很多内耗,也让我们无法全心去投入当下的事情,导致低效率。
这时如果面对必须要做的事情,就只能用剩下的精力去硬抗,所以感受到的是:
“每天被逼着催着干活,身心俱疲”;
而如果不是必须得做的事情,例如是休假给自己的安排,就更没有劲去应付了,这时表现出来的是:
“每天死催自己,但也没干啥,为什么这么累?”
这也是成千上万的老张们为什么会“失眠”的原因。
身体需要休息,而头脑总在强迫,一直在说教,一直在说你不能这样,再这样下去,你就完蛋了。
结果身体无法安心休息,晚上不睡觉,白天起不来。
那该怎么办呢?
累的人,更需要的是觉察和照顾
我上面说的累,是很多人的常态。
但有没有发现,大部分人面对累,往往拿不出特别有用的解决方法,甚至越解决越疲惫。
因为大家经常不是直接去解决:累了就去休息。
而是尽管很累,也要卯着劲去努力分析问题:
我太拖延了,怎么可以这样;
我为什么总是失眠;
我太不自律了,怎么办.....
看似很努力,但细想一下就发现——
这一通分析下来,我们又重复了说教、恐吓和强迫自己的过程,反而更促进了内耗,促进了“累”的发生。
面对累,比起分析更有效的是,做到2步。
第一步,觉察到自己很“累”,重视它
累作为一种感觉,总被我们习惯地压住。
跟老张的交谈中,我逐渐发现老张从小仿佛是一个考试机器,他的感受从未被看到,幼小的孩子最需要的玩耍、共情,他似乎一点都没得到。
以至于现在,他也不太在意自己的感受。
很多次我问老张,你的感受是什么?
老张都很茫然。
好不容易意识到自己已经很累,他也不以为然。
他始终觉得,内心感到很累根本不重要,身体感到累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些要求,那些成绩。
老张的父母并没有给老张很好的“照顾”,而我们要想从“累”里面得到更多的解脱,需要自己先觉察起来。
要去重视自己的感受。
在自己累了的时候知道那是“累”的感觉,知道累了就要休息,知道要去调节自己,“累”就是一种信号,意味着需要放松一下了。
也要慢慢对自己的感受敏感。
试着解读出这些感受背后的身体和内心的需求,然后呵护自己,给自己很好的满足,如此,身心才能给我们一个充足的粮草基地,如同车子要加满油才能行驶。
一味的自我忽视,只会导致更多的自我逼迫,越逼迫内心就越空洞,就像车子没有油,还要不断地被启动。
也因此会陷入了疲惫的循环。
所以要想从累的状态里走出来,更需要做的不是分析和攻击自己,而是觉察自己:
重视自己的感受,并认真地对待它。
第二步,允许自己被照顾,有所“依赖”
在每个很累的灵魂背后,都意味着,内心没有可以依赖的关系。
当然这里说的内心没有依赖,不代表现实中真的没人可以依赖。
而是这种不被照顾和不依赖,已经成了惯性。
就像老张
他说别人家的小孩都可以在妈妈怀里撒娇耍赖,而自己从来不可以。
一旦撒娇耍赖,就会被扣上各种帽子,比如不懂事,不是好孩子,很没出息。
他的情感和需求,被这些说教压住了,流不出去,所以他自然产生了绝望:
我不能被照顾,我不应该依赖,
我累了不能歇着,我需要更有出息。
但人是需要支持和照顾的。
关系的支持就像容器,可以平息我们的弱小带来的焦虑,无力和恐惧,让我们意识到脆弱无助并不丢人,极大地缓解心灵的疲惫。
当我们累了的时候,有个人允许我们累和休息,并且和我们说不用急,会让我们更安心地放松自己。
往往我们身边就存在着这样愿意支持我们的人,就像老张的老婆。
但前提是我们要允许自己被照顾。
一旦允许了,尽管一时半会我们还是无法心安理得地自我照顾,但这些被别人照顾的新体验,会慢慢渗透到我们的内心,软化我们僵化强迫的精神状态。
在这些包容和照顾下,我们能稍微偷懒一下,去体验一些休息的甜头,并且有一些新的发现:
原来躺着一天也不会耽误事情,反而放松了心情,可以让第二天更有精神;
原来不逼着自己,放松下来,反而做事情更投入了;
原来有很多事情,不做也没有关系,反而有精力去集中做更重要的事情;
原来没有很快达到很高的要求也不会怎么样,做到一点是一点,毕竟需要时间.....
随着这些经验的日积月累,我们也会开始包容自己放松,慢慢做到真正解决累的办法:
感觉到累了,然后允许自己好好休息。END
达芙妮:心理咨询师,著有一书《高情商心理学》,公众号:工业时代的月亮(ID:gysddyl)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原文由“武志红”发布
作者 | 武志红主创团
免责声明
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该机构及授权机构观点,信息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以该信息所属官方披露平台为准。 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原作者申请授权。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etaFintechservice@163.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
展开
以上内容来自公开信息 点击获取 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