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长歌行》真正让人熟知的恐怕只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最后一句。绝大多数人差不多都忘了前面的诗句,如果不去查百度的话,我都不记得整首诗出自哪里。但惟独这最后一句经常被老师或是家里长辈用来鞭策少时的我们用功读书。
还在上学时,身边的人对我说的不外乎是“好好读书,将来好有出息”或“不用功读书以后没钱花”等吓唬人的话语。不管走到哪,总有长辈耳提面命地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不要将来一无是处。
但总有人反其道而行。现在时不时的能看到或是听到某报道“某人在不惑之际考入某地大学”或是“某人在高龄之际取得学士学位”。这些人的做法跟我们自小接受的理念不符,上了岁数却要奋发图强,本不是读书的年纪却在考大学,考文凭。这个问题在黄渤那里我听到了答复。
黄渤大家都知道。在狗年春晚后,黄渤在接受央视新闻《面对面》采访时,当记者提及到黄渤28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那两年的学习经历时问道“为什么在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去唱歌了呢”黄渤回答道“谁在那样的年龄能对自己这么清楚的认识”。
回想下我当年的上学经历,家长与老师过分的期望,让我的童年充斥着各种补习班与大量的考题试卷的回忆。在这样的压力与环境下我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觉的上学完全是听从别人的安排,按照他人的想法来读书。每当向家里提出自己的兴趣总被一句“别搞这些闲片儿,耽误学习”给否决了。
到了高中,这种情况更是变本加厉,完完全全的成了强迫读书否定自我的学习。老师那里更是把“考上好大学才是人生好出路”这句话每天灌输给我们每一个学生。可惜,我并不是非常听话,但我也知道不学习是不被允许的。不想读书但又不得不读书的思想挣扎一直持续到高考,最后我只考取了一所外地的大专。
本以为学到头了,毕业后找份工作补贴家用,却发现社会上充斥的各种学历要求。多数公司单位不招收本科以下的学历。看到这些的招聘限制,顿时有种悔不当初没有认真读书。
后来找了份工作,工作之余我在学习外语,充实自己。但家人的态度有些微妙,一方面,他们是支持我去学习,另一方面又说你早干嘛去了,这会儿已经不是你该读书的年级了。
我写这个不是为自己当年没有用功读书找借口,在自己懵懂的年级没有努力,就像黄渤说的那样“谁在那样的年龄能对自己这么清楚的认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才知道学习,晚吗?如果是从年龄上说是晚了点,毕竟这会儿的学习速递不如年少时期了。但从人生的角度讲,一点儿都不晚。
读书、学习并不是学生时期独有的权利,少壮时的不努力,老大只能徒伤悲?并不,就像褚时健那样,鬓发以白,依旧努力。想通了,开始努力任何时候都不会晚,只要别停下。
少壮不努力,老大重来当自强,莫到白头空悲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