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端午,假期第一天。本想着约大学同学一起出去玩玩,她马上毕业离开北京,以后相聚的机会更少。无奈她最近刚拔完牙,只能喝些豆浆牛奶。难得的聚会不能少了美食,于是作罢,下次再聚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工作后每个节假日都喜欢一个人来办公室待着,即使没什么正经事可做,不过是看看闲书、玩玩手机,也会一如既往地早早出发。或许是因为一直跟人合租,在一起就得说话玩乐,不自由自在。一人独处反而更舒适,随心所欲,挺好。
一本小书
看了一本蒋坦的《秋灯琐忆》。简短却很温馨的一本散文集,记述的是作者和妻子秋芙婚后的一些琐事和趣事。蒋坦是一位秀才,喜弄诗词,广交亲朋。秋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平素会与丈夫吟诗作对,下棋作画。在丈夫的影响和教导下,她痴迷上弹琴,再加上俩人也热爱自然,经常在游山玩水之际带上琴,兴之所至便坐弹一曲。
在尊崇男尊女卑的年代,夫妻间能做到如此相敬如宾实属难得。蒋坦在文中毫不掩饰自己对妻子的崇拜和爱恋之情,他说秋芙的口才是他的十倍,觉得秋芙是天上降到人间的昙阳仙子,为秋芙手绘一件满是绿梅的衣衫,在秋芙回娘家的晚上对月相思夜不能寐......偶尔也会有平凡人的感时伤怀、青春不再、甚至生老病死的忧愁,比如秋芙曾顾影自怜道:“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感叹一月之欢愉,仅四五六日......
简朴细腻的字里行间透露的全是夫妻间点滴的恩爱和挂念,以至于最后在佛前许愿与秋芙“生生世世为夫妇”。看完后意犹未尽,很羡慕向往,也很舒服宁静。真正的婚姻就该是这样的吧,找到情投意合的伴侣后,相互扶持陪伴,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发现并记录美。
一部电影
下午闲来无事,决定看部电影,从百度云里找到保存已久的《何以为家》,一个人关上门关上灯静静地看了起来。这部电影一个多月前上映的,火了一阵子,口碑很好。我对于好的东西总是舍不得即时一次性享受,所以当时在网上找到资源后就搁置了。刚好赶上今天兴致浓厚,择日不如撞日吧。
电影长达两个多小时,格调和背景很沉重,看的过程几度心塞。12岁的小男孩扎因除了最后拍护照的画面露出了笑容,其余场景全都是满脸哀伤,眼中充斥着痛苦、绝望和挣扎。他因刺杀妹妹的丈夫被捕入狱,又因起诉亲生父母生下了他出现在法庭中。作为逃难到黎巴嫩的难民,扎因父母拖家带口,带7个孩子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住在脏乱拥挤的难民区,没有身份证明,子女年幼就要挣钱养家,饱受凌辱。
扎因被残酷的现实磨练出超乎同龄人的成熟和坚强。瘦小的肩膀扛着大袋子送给顾客、照料第一次来月经的妹妹、反抗父母将妹妹许配给房东、策谋出逃计划来改变生活、用镜子反射邻居家的动画片逗尤纳斯玩、自己饥寒交迫却记挂着先给尤纳斯争取奶粉和尿不湿、把尤纳斯系上绳子本想自己一走了之却一步三回头最终又回到他身边......他回忆自己从小到大,听到父母说过最温柔的话是“滚,婊子养的”。他们不负责任地给了他生命,却让他在暴力、屈辱、鞭子、皮带中成长。过着家徒四壁的生活,却毫无节制地怀孕生育,然后打骂侮辱孩子。对于子女来说,如果他们可以选择,宁愿不来到这个世界。
一岁的尤纳斯,是黑人女工拉希尔的私生子,虽然生活贫困,但他有非常疼爱自己的母亲,给他衣食给他快乐。一听到玩具里的音乐他就会扭扭身子跟着跳舞,趴在母亲胸脯上玩耍,用小手拂去扎因绝望的泪水,好奇的大眼睛观察着这个不公正的世界,饥肠辘辘无力走路也不哭不闹,看到扎因背着袋子丢下自己独自离开恐惧踉跄地跟在他身后......
最后的结局还算治愈,扎因取得了护照,尤纳斯跟母亲团圆了。但在现实中,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真实故事在上演,他们没有导演来改变命运,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望,只想过着有饭吃、有屋住、没有欺压、不用提心吊胆的和平生活。要知道,世上还有很多人在羡慕着我们。行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