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六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第十之六
复次善男子。
云何菩萨摩诃萨
修大涅槃微妙经典。
✨ 具足成就第九功德。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
修大涅槃微妙经典。
✨ 初发五事悉得成就。
✨ 何等为五。
一者信。二者直心。
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
五者多闻
✨ 云何为信。
菩萨摩诃萨
信于三宝施有果报。
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
为诸众生速得解脱。
诸佛菩萨分别为三。
信第一义谛信善方便。
是名为信。
如是信者。
若诸沙门 若婆罗门 若天魔梵。
一切众生所不能坏。
因是信故得圣人性。
修行布施若多若少。
悉得近于大般涅槃不堕生死。
戒闻智慧亦复如是。
是名为信。
虽有是信而亦不见。
是为菩萨修大涅槃成就初事
✨ 云何直心。
菩萨摩诃萨
于诸众生作质直心。
一切众生若遇因缘则生谄曲。
菩萨不尔。
何以故。
✨ 善解诸法悉因缘故。
✨ 菩萨摩诃萨
✨ 虽见众生诸恶过咎终不说之。
✨ 何以故。恐生烦恼。
✨ 若生烦恼则堕恶趣。
✨ 如是菩萨若见众生有少善事则赞叹之。
✨ 云何为善。所谓佛性。
✨ 赞佛性故令诸众生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说菩萨摩诃萨赞叹佛性。
令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义不然。何以故。
如来初开涅槃经时说有三种。
一者若有病人。
得良医药及瞻病者病则易差。
如其不得则不可愈。
二者若得不得悉不可差。
三者若得不得悉皆可差。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 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妙法。
✨ 则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如其不遇则不能发。
✨ 所谓须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 辟支佛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二者虽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妙法亦不能发。
若其不遇亦不能发。
谓一阐提。
三者若遇不遇一切悉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所谓菩萨。
✨ 若言遇与不遇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 如来今者云何说。
✨ 言因赞佛性。
✨ 令诸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世尊。
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妙法及以不遇。
悉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当知是义亦复不然。
何以故。如是之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一阐提辈以佛性故。
若闻不闻悉亦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世尊。
✨ 如佛所说何等名为一阐提耶。谓断善根。
如是之义亦复不然。
何以故。不断佛性故。
如是佛性理不可断。
云何佛说断诸善根。
如佛往昔说十二部经。
✨ 善有二种。
✨ 一者常。 二者无常。
✨ 常者不断。无常者断。
无常可断故堕地狱常不可断何故不遮佛性不断非一阐提。
如来何以作如是说言一阐提。
✨ 世尊。
若因佛性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何故如来广为众生说十二部经。
世尊。
譬如四河从阿那婆踏多池出。
若有天人诸佛世尊。
说言是河不入大海当还本源。无有是处。
菩提之心亦复如是。
有佛性者。
若闻不闻 若戒非戒
若施非施 若修不修
若智非智。
悉皆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
如优陀延山日从中出至于正南。
日若念言我不至西还东方者。无有是处。佛性亦尔。
若不闻 不戒 不施 不修
不智。
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无有是处。世尊。
诸佛如来说因果性非有非无。
如是之义是亦不然。
✨ 何以故。
如其乳中无酪性者则无有酪。
尼拘陀子无五丈性者则不能生五丈之质。
若佛性中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树者。
云何能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树。以是义故。
所说因果非有非无。
如是之义云何相应。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