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85503/7f31e18a276f6064.jpg)
今天,一个同事发展而成的朋友问我:我该继续和现在的男友在一起吗,还是应该早点离开他。
其实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上来说,我一点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这种关于感情类的教训,我吃的已经够多了。
在这种事关旁人幸福的话题上,旁人是最没有资格谈及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有俩,你回答了不该,万一朋友真听你的话,分手了,又后悔了,最后又走到一起了,你反而里外不是人。
人家床头吵架床尾和的,你一个外人多嘴多舌,乱给意见,还要时常见面的,尴不尴尬啊。
你说该,这要是真分手了,哪天后悔了,你就成了妨碍他人幸福的罪魁祸首。
嗯,我这种事情没少干,也没少得罪人。
1)
我起初不打算理会朋友的问话,原因在于,关于她现任男友的这个话题,我们聊过很多次,每一次的问题无出其右。
我不是情感专家,甚至碰到自己的情感问题时也是一头雾水,乱飞乱撞的。可朋友问,我都站在理性角度分析过。
因为这个事儿,我俩闹了不止一次矛盾,相处的过程中,还因为被其男友明里暗里嘲讽,是导致他们分手的主因。
后来相交不密,便也淡了来往,最近联系上了,没成想,这个问题又回到了我身上,难不成这也是一段缘分!!!
只是这一次,我再没给予意见,我算是了解了,无论你怎样做,都不及别人的变化快。哪怕是再理性的建议,最后也会变成伤害自己的一株株利箭。
这么多年,也遇到了几个类似的朋友,有关于情感的、有关于个人的、有关于工作的、也有关于生活的,几乎我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分析师”。
无一例外,每一个他们都想从别人的口里得到答案,就好像别人说的话具有权威性,自己做的主便是带着被迫的意味。
我想,大约是每一个他们要么是不够自信,要么就是害怕自己承担责任,于是乎找出一个能够被责怪的对象,如果对了,功劳是自己的,如果错了,便可以轻而易举的推卸责任“如果……不是……”。
2)
其实,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无论是我的朋友们,还是我又或者是在座的看客,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并无贬谪之意,但我们都曾在自己举棋不定时希望通过别人来获得某些答案,至少在将来某个时刻,如果出现纰漏,还能给自己找个解释的理由。
朋友中有一个女生,属于绝对理智型的,我甚至在某一段时间,将她的话奉为圭臬,可就是这么一个人,也有企图得到大众认可的时候。
朋友的男友,长得很高,但是模样一般,给人的感觉还不错,至少能感觉出将来会是个好老公。
朋友三番五次询问我的意见。
“我男友长得好看吗?”
“我俩配吗?”
“你觉得我配的上他或者他配的上我吗?”
“……”
起初,我会回答说“对你好就好了,男生不一定非要长得像吴彦祖才是理想型。”
后来,问的太过频繁,我也懒得回了,繁衍了事,颇有一种给我介绍相亲对象的感觉。
因为我知道,朋友不是在炫耀,也不是非要我给出答案,她只是借我的口,想听到她想要的答案,至于我给不给答案,对她并没有影响,或者说,她根本不在乎。
答案或者建议,这类型的事情,我其实不太建议多去做,尤其是关于朋友情感、工作变动这类型的事情。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咱也别说淡如水了,咱不搅合成浑浊的水就成。
因为有些人询问答案,只是简单的寻求一种新的可能,有些人寻求答案,只是为了让自己内心舒服点,还有些人,只是想知道身边人的看法,并不会影响她的决定。
所以,后来有朋友向我倾诉情感上的事情时,我很少再给建议,长篇大论不是没说过,只是说到后来体乏口燥,便也失了兴趣。
我只是告诉他们,你应该遵循你的内心想法,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做,不如抓阄或者抛硬币吧,毕竟在我犹豫不觉,旁人的意见又听不进去的时候,我也是这么干的。
无论哪是硬币的哪一面,选着你所认定的那个方向去走,或许也有不错的风景呢!
人无完人,没有谁的答案是圭臬般的标准,环境、性格、情绪的不一样,造就不一样的际遇和不一样的眼界,与其问别人,不如抛硬币来的简单。
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