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goals中的第38项,每个月一起看一次电影,已经进入第二个月。
上个月去电影院看了《罗曼蒂克消亡史》,这个月忙得脚后跟都快碰到后脑勺了,就在家看吧。问齐爸有什么推荐,他说,1980年代的爱情啊!
我读过这本书,野夫的自传体小说。曾有人评价他的文字「承接古风,呼应民国,延续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磨洗,在21世纪的今天愈发珍贵」。是的,读这本小说,被那个年代的清纯爱情感染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齿颊生香的阅读享受。
野夫是我们的校友,80年代的武大毕业生,绝对的天之骄子。所以,电影中的女主角丽雯,一直认为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男主角雨波绝非池中之物,不能留在那个偏远的乡村,走得越远,就会过得越好。而她自己,因为家庭成分,很难离开,哪怕很爱很爱他,却一次次忍痛放逐。
真正的爱,是忘我的。只想着对方好,不考虑自己的得失。
观影时,我不禁想问,在外闯荡的生活真的好么?
离开丽雯的雨波,经历过各种风雨,甚至坐过牢,哪怕最后混成了所谓「成功人士」,穿梭于灯红酒绿的热闹尘世,依然慨叹精神的空虚。
这样的生活,真的比在大山中与自己深爱的女子长相厮守,柴米油盐之余谈谈泰戈尔、顾城和舒婷,恬淡却安然地度过此生更「好」么?
丽雯之所以一次次地拒绝雨波,大概也是因为她的原生家庭。父亲原本是桥梁工程师,在清江上建造大桥时遇到了母亲,为了爱情留下来,却在动荡的岁月中因为母亲的海外关系而被批斗,下放到偏远山村的山顶上,从堂堂桥梁工程师变成一个编竹篓的老人。
若不是因为妈妈,爸爸不会是今天这样。
爸爸不是不怪妈妈的,我小时候经常听到他们的争吵。
你能理解爸爸为了爱情留下来,但你能体会到妈妈心中的歉疚吗?
月满西楼时悠扬的口琴声中,我站在丽雯的角度,深切理解。
我懂得小城姑娘心中那份对外面世界的希冀和向往。那些年不堪回首的寒窗苦读,内心深处的驱动力,不正是「走出去,过大城市的生活」么?在小城姑娘的心中,离开家乡,才是积极进取的光明正道。
我懂得双方差距明显时,不愿意拖累对方的纠结和痛苦。当年齐爸在就业和读博之间选择时,我也曾心有千千结,不愿忍受不确定的未来,又不愿阻碍他的发展。
和丽雯一样,我也爱舒婷的那首诗。你是铜枝铁干的橡树,我必是并排而立的木棉。如若成不了木棉,宁愿忍痛远离。
庆幸的是,如今这个年代,我还有机会去努力提升自我,成为那株站立在近旁的木棉。而在外出还需要介绍信的1980年代,丽雯只能守着父亲,接受她作为「成分复杂」的小城姑娘的命运。
那是个无奈的年代,却也是纯美的年代。那个年代的爱情,矜持隐忍,一举一动中都是无限情意。
不过,作者塑造的女主角,笼罩着一层圣母光环,圣洁疏离,一方面劝人奋进,一方面又说累了倦了,随时来我这里歇息。典型的男人眼中的女神形象,在女权盛行的今日中国,招来各种批评也是可想而知。
不过,我还是爱看这纯美风景中的纯美爱情,慢慢的,悠悠的,展示出那个淳朴却无奈地时代。
正如小说中所言: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最终是在薄奠那些无邪无辜无欲无悔的青春。
青春早已渐行渐远,爱情也淹没于日复一日的琐碎。在累到无力却又无从归去的冬夜,窝在被子里看这么一部从前慢的爱情片,也是极好的。
网友评论